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题目
问答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基硪上,形成了协调管理贸易,即“有组织的自由贸易”。()


正确答案:√

第2题:

举例说明隋唐时期对外友好交往有何特点?并分析其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
解析:
特点:(1)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2)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3)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4)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艺术等,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5)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影响:(1)促进了唐代经济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如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2)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如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3)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日本大化改新中向中国学习政治经济制度、中国的造纸术传入大食等。

第3题:

新贸易保护主义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歧视性增长;
2、非关税壁垒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大;
3、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第5题: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正确答案:非关税壁垒为主

第6题:

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在()。

A、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结构是寡头或垄断的

B、反对征收进口税

C、主要是手段新,主张采用非关税手段限制进口

D、反对出口补贴


参考答案:A

第7题: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以关税壁垒为主,以非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论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1974年-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自由化倾向趋于停顿,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其主要特点是:(1)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2)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这些措施包括:放宽信贷条件,加强出口信贷,实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实行出口补贴和外汇倾销;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广泛实施出口担保,承保出口厂商在国外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广泛设立各种促进出口的行政机构,协助本国出口商对国外市场扩张;国家制定各种评奖制度,奖励在扩大出口方面做出成绩的出口商。(3)西欧国家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4)关税仍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限制进口的重要手段。

第9题:

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而新贸易保护主义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正确答案: ①基本词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全民常用性,如“人、看、手、水”这些词不分阶级和阶层,全民都使用;二是稳固性,很少变化,如“人、山、火”这些词;三是构词能力强,如“地”可以构成“地址、地道、地理、土地、山地”等词。
②基本词汇义的三个特点互相影响,它的全民常用性要求它保持稳定,同时也被用来构成新词,构词能力强使基本词汇在使用上更为普遍,这又强化了全民常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