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目标的设置原则

题目
名词解释题
产业结构目标的设置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要遵循“协调、优化、创新、发展”的原则,即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按其演化的一般规律发展;有利于经济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有利于提升产业高度和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通常要遵循SMART原则,SMART原则中“S”代表( )。

A、相关的

B、可达到的

C、明确的

D、可衡量的


参考答案:C

第2题:

美国心理学教授洛克于1967年提出"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应具有SMART原则,即( )。

A:目标的可操作性
B:目标的时效性
C:目标的具体性
D:目标的可测量性
E:目标的可行性

答案:B,C,D,E
解析:

第3题:

产业结构目标的设置原则


参考答案:

要遵循“协调、优化、创新、发展”的原则,即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按其演化的一般规律发展;有利于经济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有利于提升产业高度和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第4题:

市政绩效指标的设置原则有()

  • A、客观全面原则
  • B、一致性原则
  • C、相关性原则
  • D、软硬指标相结合原则
  • E、动态性原则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下面关于农业生产经济效果指标设置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指标的设置要反映出农业生产的个体经济目标
B.指标的设置要能反映农业生产技术效果的大致内容
C.指标的设置应保证整个体系中各个指标含义明确,计算简便
D.指标的设置只需反映农业生产中各种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査对农业生产经济效果指标设置原则细节方面的理解记忆。指标的设置要反映农业生产各种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之间的客观经济关系。指标的设置要能反映农业生产技术效果的复杂内容和农业生产的总体经济目标。所以选项ABD错误。

第6题:

目标设置理论的目标设置原则包括()。

A:目标的具体性和时效性
B:目标的可测量性
C:目标的可现性
D:目标的不确定性
E:目标的相关性

答案:A,B,C,E
解析:
美国心理学教授洛克于1967年提出“目标设置理论”,在实际管理中,目标设置必须要满足些基本原则,否则将大大降低目标对员工的激励力量。这些目标设置原则通常包括五个方面,简称SMART原则,即:①目标的具体性(Specific),②目标的可测量性(Measurable),③目标的可实现性(Achievable),④目标的相关性(Relevant),⑤目标的时效性(Time-bound)。

第7题:

下列关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影响分析与评价主要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开发区规划布局方案,按有关声环境功能区划原则和方法,拟定开发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B:根据开发区规划布局方案,按有关声环境功能区划原则和方法,拟定开发区声环境达标方案
C:对于开发区规划布局可能影响区域噪声功能达标的,应考虑调整规划布局、设置噪声隔离带等措施
D:对于开发区规划布局可能影响区域噪声功能达标的,应考虑调整产业结构、设置噪声隔离带等措施

答案:A,C
解析:
开发区噪声影响分析与评价主要内容:①根据开发区规划布局方案,按有关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和方法,拟定开发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②对于开发区规划布局可能影响区域噪声功能达标的,应考虑调整规划布局、设置噪声隔离带等措施。注意选项B的正确说法应该是“拟定开发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选项D的正确说法应该是“调整规划布局”而不是“调整产业结构”。

第8题:

评价农业产业结构的原则。


参考答案:

1.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3.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第9题:

叶片泵吸油管处设置()滤油器。

  • A、70~110目
  • B、80~100目
  • C、100~150目
  • D、140~200目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简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正确答案: 1.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原则
2.坚持二元导向原则
3、坚持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农村产业部门的比例协调原则
5.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综合效益原则)
6.整体性原则
7、坚持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行性原则。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