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效应: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发现利率一般会随着通胀率的()。

题目
单选题
费雪效应: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发现利率一般会随着通胀率的()。
A

上升而下降

B

上升而上升

C

下降而上升

D

上升而不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通常称之为费雪效应( )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费雪效应


答案:
解析:
费雪效应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费雪效应是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第3题:

下列哪种汇率决定理论描述的是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A、购买力平价

B、费雪效应

C、国际费雪效应

D、利率平价


参考答案:B

第4题: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了著名的“现金余额说”,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什么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国际费雪效应理论和利率评价理论?


正确答案:(1)购买力平价理论:解释各国通货膨胀率差异与未来即期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表明两国货币未来即期汇率变动的百分比近似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额。
利用购买力平价,可以推导出汇率变化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2)国际费雪效应理论:解释未来即期汇率的变化与两国间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表明未来即期汇率变化的百分比近似等于两国的名义利率差异。
(3)利率平价理论:解释汇率远期升水(或贴水)与名义利率之间关系的理论,表明汇率远期升水或贴水的大小近似等于两国的名义利率差异。

第6题:

实证研究证明了费雪关于名义利率上升意味着更高通胀率的假设。()


答案:错
解析:
实证研究证明了费雪关于通货膨胀率上升意味着更高名义利率的假设。

第7题: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做出反应的心理错觉。

  • A、面值
  • B、名义价值
  • C、实际价值
  • D、实际购买力

正确答案:B

第8题:

区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什么是费雪效应?


参考答案:名义利率则是包括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的利率。包括银行公布的利率,债券发行利率等。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时的利息率。实际利率就是扣除了同期通货膨胀的利率;
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变化引起的名义利率水平变动的效应称为费雪效应。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最先推导出的。
简单计算: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I =i - p
准确一点:
式中: I 为实际利率;i 为名义利率;P 为借贷期物价上涨率。
例如,某存款人存入银行 10000 元,名义利率为 10%,期限一年。到期的利息为 1000 元。而同期物价上涨了 7%,实际利息率应当是简单计算:实际利率=10%-7%=3%
准确计算:市场上名义利率的变动取决于人们对物价上涨率的预期,需要注意的是,名义利率变化并非同步于物价上涨率的变化。因为人们对价格变化的预期往往滞后于物价上涨率的变化,所以名义利率追随物价上涨率的变化也往往代有滞后的特点

第9题:

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费雪首次提出:任何资本项目均应按其现值进行评估。()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根据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率上升如何影响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正确答案:长期中,货币是中性的,货币增长的变动并不会影响实际利率。由于实际利率不受影响,名义利率必然根据通货膨胀的变动进行一对一的调整。这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结果是实际利率不变,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一对一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