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 A、回答为什么会出现国际贸易
  • B、阐明各国为什么要参加国际贸易
  • C、回答国际贸易中为什么能够获利,获利的源泉何在
  • D、研究进行国际贸易的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C

第2题:

简述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的过程。


正确答案: 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的产品绝对生产成本
2.李嘉图比较的是:劳动生产率,相对成本
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具有的生产要素
4.规模经济:比较的是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5.不完全竞争:触动贸易自由的思想-垄断
6.产品周期理论:生产技术与时间的关系
7.需求理论:发现消费者偏好

第3题:

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下不属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是()。

A、相互需求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贸易保护理论

D、绝对利益理论


参考答案:B

第4题:

二十世纪60、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研究特点包括()。

  • A、理论的前提条件更接近现实
  • B、研究方法强调动态性
  • C、重视实证研究
  • D、更强调劳动价值论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简述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正确答案:1、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其关于分工优势原理的基础之上,是其关于个人分工和交换学说的发展和延伸。
2、斯密在反对重商主义“有利的贸易差额”理论和政策中,提出了绝对优势原理。
3、他把生产目的和优势原理联系起来,主张根据优势进行分工,在国内实行自由放任,在国外开展自由贸易。
4、分工的好处主要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社会劳动,使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
5、一个国家的优势,有的是自然固有的,有的是后天获得的,二者都可形成该国生产上的成本优势。这可形成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贸易6富有国家的相对优势在制造也方面,应当专业化与制造业;贫困国家的相对优势在农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农业。这可以形成以相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贸易。

第6题:

简述国际贸易新理论产生的背景。


正确答案: 1、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只有40%左右,大部分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格局逐渐改变,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部分。
2、同类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量大大增加
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产品,也大量进口相似的工业产品,工业国家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产品”的模式逐渐改变,出现了许多同一行业既出口又进口的“双向贸易”模式。

第7题: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率先()。

  • A、研究了国际贸易与产品生产的关系
  • B、研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 C、说明了国际间接投资是国际贸易的替代形式
  • D、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贸易的替代形式

正确答案:B,D

第8题:

理论框架是研究者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研究提出了研究思路,确立了研究的范围。()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正确答案: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国际流动,还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播。国际贸易理论既研究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和方向,也研究流动的结果。这些结果主要指对各国生产、消费、商品价格和社会各集团利益的影响。其次,与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及技术知识的国际转移有关的各种商业、产业和消费政策也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对象。

第10题:

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问题。


正确答案:资源配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