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经济学者认为,现代财政制度本身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政府购买性支出
D.政府转移支付
E.农产品物价稳定政策
第2题:
第3题:
运用供求曲线和弹性理论,分析粮食丰收了为什么农民收入反而可能下降?依此分析,你认为政府应对农业实施怎样的保护政策?
(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根据弹性理论,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会导致价格和销售收入的不同变化。即:
ed>1,即富有弹性,价格和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动,
ed<1,即缺乏弹性,价格和销售收入同方向变动。
ed=1,即单位弹性,价格变化销售收入不变。
(2)根据供求定理,需求曲线会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曲线会导致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农民丰收会引起供给曲线右移,粮食产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由于粮食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因此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粮食产量减少会导致农民收入增加。即所谓的谷贱伤农。
(4)政府的政策包括:农业补贴和控制粮食产量等。
第4题:
()认为日本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政府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和选择性的贸易保护政策。
第5题:
你认为为什么要提升政策主体能力?
第6题:
西方经济学者汉森提出的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这种政策通常被认为是().
A.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B.稳健的财政政策
C.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D.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第7题:
第8题:
认为“政策实际上是领袖按自己的偏好作选择,而政府不过是执行领袖们做出选择的机构;政策是自上而下由领袖提出并加以执行,而不是自下而上产生于群众的要求。”的公共政策研究途径是()
A、系统途径
B、过程途径
C、团体途径
D、精英途径
第9题:
为什么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政策制定者的能力有限,无法选择适宜的政策来达到合意的效果?
第10题:
为什么单纯形法迭代的每一个解都是可行解?因为遵循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