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以来(1978-1995年期间),中国财政收入变化表现为()

题目
单选题
经济改革以来(1978-1995年期间),中国财政收入变化表现为()
A

财政收入总额增长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

B

财政收入总额减少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

C

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增长

D

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保持不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A、上升

B、下降

C、保持不变

D、波动


正确答案:B

第2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职能发生了那些变化?


参考答案:(1)职能重心的转变(2)职能方式的转变(3)职能关系的转变(4)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

第3题:

请对比现代中国经济改革前后的主要变化有哪些?(12分)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前: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体制。
  (2)前: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后: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体制。
  (3)前:优先发展重工业;后:农轻重协调发展。
  (4)前: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后: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对外开放,融人全球化。
  (5)前:主要是赶超型,粗放型外延扩张发展模式,效益低下,如大炼钢铁等;后:主要是集约型,内涵挖潜,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4题:

中国经济改革“渐进法”


正确答案:是在公有为主的前提下,允许各种经济成分同时发展,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由表及里的改革。

第5题:

请教自明朝中期以来中国和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明朝中期以来中国和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举两例证明这种变化,请详细点


明朝中期以来,中国走向闭关锁国,逐渐与世界隔离;而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殖民者开始对外侵略。 例子:明朝中期以后,国家的经济无法再支持像“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厚往薄来,而且沿海倭寇作乱,所以捡起祖制,实施海禁,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1553年,葡萄牙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澳门晾晒“水湿贡物”,广东官员接受贿银,允之。葡萄牙人得以上岸,自此入住、长期盘踞澳门。
明朝中期以来,中国走向闭关锁国,逐渐与世界隔离;而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殖民者开始对外侵略。 例子:明朝中期以后,国家的经济无法再支持像“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厚往薄来,而且沿海倭寇作乱,所以捡起祖制,实施海禁,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1553年,葡萄牙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澳门晾晒“水湿贡物”,广东官员接受贿银,允之。葡萄牙人得以上岸,自此入住、长期盘踞澳门。
明朝中期以来,中国走向闭关锁国,逐渐与世界隔离;而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殖民者开始对外侵略。 例子:明朝中期以后,国家的经济无法再支持像“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厚往薄来,而且沿海倭寇作乱,所以捡起祖制,实施海禁,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1553年,葡萄牙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澳门晾晒“水湿贡物”,广东官员接受贿银,允之。葡萄牙人得以上岸,自此入住、长期盘踞澳门。
明朝中期以来,中国走向闭关锁国,逐渐与世界隔离;而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殖民者开始对外侵略。 例子:明朝中期以后,国家的经济无法再支持像“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厚往薄来,而且沿海倭寇作乱,所以捡起祖制,实施海禁,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1553年,葡萄牙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澳门晾晒“水湿贡物”,广东官员接受贿银,允之。葡萄牙人得以上岸,自此入住、长期盘踞澳门。
明朝中期以来,中国走向闭关锁国,逐渐与世界隔离;而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殖民者开始对外侵略。 例子:明朝中期以后,国家的经济无法再支持像“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厚往薄来,而且沿海倭寇作乱,所以捡起祖制,实施海禁,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1553年,葡萄牙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澳门晾晒“水湿贡物”,广东官员接受贿银,允之。葡萄牙人得以上岸,自此入住、长期盘踞澳门。
明朝中期以来,中国走向闭关锁国,逐渐与世界隔离;而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殖民者开始对外侵略。
例子:明朝中期以后,国家的经济无法再支持像“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厚往薄来,而且沿海倭寇作乱,所以捡起祖制,实施海禁,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1553年,葡萄牙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澳门晾晒“水湿贡物”,广东官员接受贿银,允之。葡萄牙人得以上岸,自此入住、长期盘踞澳门。
腐败盛行

第6题:

简述中国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参考答案:

(1)从地方体制看,当代中国地方仍为混合体地方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
(2)从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看,先是地方各级人大都设置了常设机构,县以上称为常务委员会,乡镇称为人大主席;
(3)地方政府组织结构的另一重大的编号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将行政机关改称为人民政府。


第7题:

根据图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描述正确的个数是( )。

Ⅰ.2004年财政收入的增速比2003年快

Ⅱ.2000—2007年,财政支出的变化规律与财政收入的变化规律一致

Ⅲ.2000—2007年,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2.5倍以上的年份有7个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正确答案:C
Ⅰ,2004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而2003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减少,Ⅰ正确;Ⅱ.2000—2007年财政支出逐年递增,财政收入在2003年减少了,所以变化不一致,Ⅱ错误;

第8题:

()中国开始了一场渐进的但却是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参考答案:C

第9题: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税制有哪些变化?
自从1994年全面改革工商税制以来,中国的税收制度在基本框架方面没有大的变动。但是,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要求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应对,进而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平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说1950年至1983年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的税收制度,1983年至1994年实行的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税收制度,那么到了2003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市场化发展时期,为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而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则有了新的动因。新一轮税制改革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2003年,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的战略举措。《决定》确定了八个方面的内容: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完善消费税,适当扩大税基;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在统一税政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一般的看法认为,这标志着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开始。
2004年6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的通知》。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这标志着中国彻底告别了存在2600多年的农业税历史。
2005年12月14日,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由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并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实行。2007年6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进一步将个人所得税费用减除标准提高到每月2000元。
2006年4月1日起,对中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中主要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突出了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重点。提高了大排量汽车的税率,相对降低了小排量汽车的税收负担;扩大石油制品征税范围,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征收消费税,表明了政府以税收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决心。二是突出了合理引导消费和间接调节收入分配的重点。例如对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等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以及停止对已具有大众消费税特征的护肤护发品征收消费税等。这次政策调整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消费税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
2007年1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两套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历史,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了统一。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新修订的三个条例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这样,通过对原暂行条例的修订,中国增值税由生产型消费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为了能够同增值税条例有效衔接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原消费税条例和营业税条例也做出了相应修订。
除了上述重大改革措施外,近年来中国还相继出台了多项其他改革措施。这些举措主要包括改革出口退税机制,较大幅度地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抑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完成了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修订,加强了税收政策对土地利用的调节;改革车船使用税制度,统一和规范了内、外资企业的车船使用税制度;颁布并实施烟叶税条例,实现了对烟叶农业特产税的替代。这些改革对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税收法制建设步伐,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10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改革是以()为主要模式。

  • A、中央集权
  • B、改良
  • C、地方分权
  • D、革命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