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该蛋白最初分离自()。

题目
单选题
2008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该蛋白最初分离自()。
A

夜光藻

B

多管水母

C

海萤

D

火体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


正确答案:C
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说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第2题:

1901年伦琴因发现X射线而获得诺贝尔

A、和平奖

B、物理奖

C、化学奖

D、文学奖

E、生理与医学奖


参考答案:B

第3题:

2008年10月8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为三位获奖科学家之一。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所表彰的科学研究成果是( )。

A.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质谱分析

B.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

C.以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核酸蛋白复合体

D.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


正确答案:D

99.【答案】D。解析∶瑞典皇家科学院2008年10月8日宣布,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获奖。他们三人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4题:

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 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 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

正确答案:C

第5题:

2008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该蛋白最初分离自()。

  • A、夜光藻
  • B、多管水母
  • C、海萤
  • D、火体虫

正确答案:B

第6题:

T.R.Cech 和S.Altman 因各自収现了_____而共同获得1989 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


参考答案:核酶(具有催化能力的RNA) 

第7题:

约翰·芬恩(John fenn)等三位科学家因在蛋白质等大分子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失去生理活性
B.蛋白质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D.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第8题: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正确答案:C
解析: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带有绿色荧光,从而可以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故C正确。

第9题:

2008年10月8日,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和钱永健因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FP)等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GFP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依据GFP的特性,你认为该蛋白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是()

  • A、标记基因,研究基因的表达
  • B、标签蛋白,研究细胞的转移
  • C、肌肉细胞,繁殖发光小白鼠
  • D、噬菌体外壳,示踪DNA路径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

  • A、生物奖
  • B、医学奖
  • C、和平奖
  • D、化学奖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