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理性预期学派是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
(1)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2)理性预期学派所采用的预期概念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合乎理性的预期,其特征是预期值与以后发生的实际值是一致的。在这种预期的假设之下,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从而也就无法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由此得出的推论就是: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
第2题:
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菲利普斯曲线作出了不同解释,得出了不同政策结论。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无论在长期与短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的。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无论在短期与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的。
第3题:
什么是菲利浦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如何解释工资上涨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菲利浦斯曲线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非利浦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他研究了l861年到1957年间,英国失业率与名义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失业率在6%—7%时,工资变动率为零,工资会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新古典综合派用菲利浦斯曲线的右上移动来解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长期关系。
第4题:
第5题:
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有何区别?
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它们产生的根源不同。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根源于拥有适应性预期的工人在货币扩张(即使公开宣布)条件下所产生的货币幻觉;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根源于厂商和劳动者双方在央行实施未公开宣布的货币政策时,对相对价格和真实相对工资产生的幻觉或预期误差。
第二,它们存在的时间长短不同。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的时间总是长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因为理性预期误差的调整是一步到位的,而适应性预期误差的调整是缓慢的渐进的。
第三,政策含义不同。货币主义认为,既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那么,货币政策在短期能够同时影响价格水平和实际产量,即货币数量在短期是“非中性”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向右下方倾斜的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的时间相当短暂,因为理性的人们会及时修正自己的预期,使菲利普斯曲线迅速垂直。因此,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也是“中性”的,不可能对产量产生影响。
第6题:
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
(1)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2)新凯恩斯主义者用市场调节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性来解释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是有效的,因此,市场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这时,失业与通货膨胀也就没有交替关系。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由制度、资源、技术进步等因素决定,通货膨胀率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两者之间决定机制不同,当然也就没有交替关系,政府就没必要进行调节。在短期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市场调节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宏观经济会出现小于充分就业均衡或大于充分就业均衡。具体来说,在劳动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工资粘性,使劳动市场不能实现供求平衡。在物品市场上,由于价格粘性,物品市场也不能实现供求平衡。在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利率并不能起到完全的调节作用,银行采用配给制,供求也不一定平衡。这样,短期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就受到限制。因此,在短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就存在交替关系,这时就需要政府用政策进行调节。
第7题: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向右下方倾斜。
A.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B.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C.正常的菲利普斯曲线
D.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
第8题:
新古典综合派是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
(1)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2)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美国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用美国的统计资料证明了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关系是存在的,并进一步把菲利普斯曲线解释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能刺激生产,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减少失业。
(3)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这样几个重要的观点:第一,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第二,承认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的关系。这就否定了凯恩斯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的观点。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为零。
(4)新古曲综合派还把菲利普斯曲线运用于指导政策,运用政策对经济进行微调,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具体作法是先确定一个社会临界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在此之内政府不用调节。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社会临界点,这时可以采取紧缩性政策,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降低通货膨胀。如果失业率高于社会临界点,可以采用扩张性政策,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降低失业率。
(5)菲利普斯曲线及新古典综合派所作的解释中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基本符合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根据这种解释提出的政策主张也是有效的。
第9题:
A、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负
B、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是一条直线
C、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正值
D、菲利普斯曲线形状不是一条直线
E、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零
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