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水分含量较高的生鲜食品和短期储存食品的冷却温度范围是()

题目
单选题
适用于水分含量较高的生鲜食品和短期储存食品的冷却温度范围是()
A

-10℃~5℃

B

0℃~10℃

C

5℃~15℃

D

10℃~1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食品霉菌的发育和产毒的条件不包括

A.温度

B.湿度

C.食品中脂肪含量

D.食品中水分含量

E.食品中含糖量


正确答案:C

第2题:

根据储存温度的不同,食品储存方法可以分为几种?温度范围分别是多少?


正确答案:常温储存:在20℃至30℃之间;冷藏:在0℃至10℃之间;冷冻:在零下1℃至零下20℃之间。

第3题:

一批粮食发生了霉菌污染,食品霉菌的发育和产毒的条件不包括

A.温度

B.湿度

C.食品中脂肪含量

D.食品中水分含量

E.食品中含糖量


正确答案:C
影响霉菌生长和产毒的条件有水分、湿度、基质(糖、少量氮和无杌盐)、光照、通风、氧分压等。【该题针对“食品的细菌、真菌污染及预防”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4题:

简述食品干制过程中水分含量曲线、干燥速率曲线、食品温度曲线的变化特性


正确答案:⑴干燥曲线(水分含量曲线)  干制过程中食品绝对水分和干制时间的关系曲线干燥初始时,食品被预热,食品水分在短暂的平衡后(AB)段,出现快速下降,几乎时直线下降(BC),当达到较低水分含量(C点)时,(第一临界水分),干燥速率减慢,随后趋于平衡,达到平衡水分(DE)。
⑵干燥速率曲线  食品初期加热阶段  干燥速率上升,随着热量的传递,干燥速率很快达到最高值;然后稳定不变,为恒速干燥阶段,到第一临界水分时,干燥速率缓慢,降率干燥阶段,干燥速率下降是由食品内部水分转移速率决定的,当达到平衡水分时,干燥就停止。
⑶食品温度曲线  初期食品温度上升,直到最高值—湿球温度,整个恒率干燥阶段温度不变,在降率干燥阶段,温度上升直到干球温度,说明水分的转移来不及供水分蒸发,则食品温度逐渐上升。

第5题:

食品霉菌的发育和产毒的条件不包括()

  • A、温度
  • B、湿度
  • C、食品中脂肪含量
  • D、食品中水分含量
  • E、食品中含糖量

正确答案:C

第6题: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各项是影响食品腐败变质速度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食品自身的成分
B.食品所含的水分
C.储存食品的环境温度
D.储存食品的环境湿度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食品知识。
第二步,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的作用而引起食品成分和感官性状发生改变,并失去食用价值的一种变化。储存食品的环境温度是影响食品腐败变质速度的主要原因,温度升高能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化学反应及微生物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动植物食品本身含有各种酶,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类活性增强,使食品发生各种改变。

第7题:

以下选项中,对熨烫四要素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温度、水分、助剂、除湿冷却定型
  • B、温度、水分、压力、除湿冷却定型
  • C、温度、水分、时间、除湿冷却定型
  • D、温度、水分、机械力、除湿冷却定型

正确答案:B

第8题:

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的方法是

A、在常压下,温度90~100℃干燥至恒重,测其减重作为水分含量

B、在常压下,温度95~105℃干燥至恒重,测其减重作为水分含量

C、在常压下,温度85~100℃干燥至恒重,测其减重作为水分含量

D、在常压下,温度90~105℃干燥至恒重,测其减重作为水分含量

E、在常压下,温度95~100℃干燥至恒重,测其减重作为水分含量


参考答案:B

第9题:

对于含水量较大的生鲜食品应控制在低温条件下储存,储存温度一般控制在()。

  • A、5℃以下
  • B、7℃以下
  • C、10℃以下
  • D、20℃以下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水分活度高的食品则水分含量大,同样水分含量大的食品水分活度也高。()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