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管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管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建立商业银行贷款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 贷款档案的结构及其应包括的文件;(2)贷款档案的保管责任人;(3)明确贷款档案的保管地点,对法律文件要单独保管,应保存在防火、防水、防损的地方;(4)明确贷款档案存档、借阅和检查制度。

第2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基本规则的有( )。

A.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

B.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

C.商业银行贷款,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

D.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可以自行确定贷款利率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简述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确定指导银行贷款活动的基本原则,即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2)明确信贷政策委员会或贷款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职责;(3)建立贷款审批的权限责任制及批准贷款的程序;(4)规定贷款限额,包括对每一位借款人的贷款最高限额、银行贷款额度占存款或资本的比率;(5)贷款的抵押或担保;(6)贷款的定价;(7)贷款的种类及区域的限制。上述贷款政策的内容应当体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与经营战略,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业务方向。

第4题:

简述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及其法律特征。


正确答案: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又称“国际商业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它是指一国的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以贷款协议方式向其他国家的借款人提供的商业贷款。其法律特征是:
(1)、商业银行贷款和贷款人和借款人除须为不同国家的当事人外,原则上不受特定身份的限制。
(2)、商业银行贷款的利息率通常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为基础。
(3)、商业银行贷款主要为定期贷款和中短期贷款。
(4)、商业银行贷款用途不受特定范围限制,但贷款人基于贷款偿还安全原则、贷款协议合法原则和不违反贷款人经营能力原则往往要求在贷款协议中载入贷款用途条款。
(5)、商业银行贷款原则上首先受到意思自治原则和相关国家国内法的支配,即司法管辖,其次也要考虑国际管理的要求,其贷款协议中通常含有法律适用条款和司法管辖条款,这与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有所不同。

第5题:

我国商业银行自()年开始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

A.2001

B.2002

C.2003

D.2004


参考答案:B

第6题:

简述按客户类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分类


正确答案: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可分为为公司客户贷款、个人客户贷款、信用卡透支、贸易融资贷款等。(1)公司客户贷款包括流动资金贷款、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法人账户透支、项目贷款、项目临时周转贷款、银团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2)个人贷款业务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其他个人贷款业务等。 (3)信用卡透支包括公司卡透支和个人卡透支。 (4)贸易融资类贷款包括信用证和押汇。

第7题:

简述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原则。


参考答案:⑴预防为主的原则;⑵稳健经营的原则;⑶控制风险总量的原则;⑷加强事后处理的原则

第8题:

简述商业银行贷款合同的制定原则。


正确答案:不冲突原则、适宜相容原则、维权原则、完备性原则

第9题: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贷款五级分类,又称为贷款风险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管理,首先由美国金融监管部门采用,后来逐步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目前借款人有能力偿还,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些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或者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较少的部分。
(2)实行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实际上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人的还款记录、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的信贷管理。

第10题:

简述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贷款的五类分类法是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
(1)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2)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人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4)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5)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