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屠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1)第一圈距市场最近,种植园艺作物,饲养奶牛,以及种植饲料、土豆等;
(2)第二圈发展林业,因为它的产品量大、运费高;
(3)第三圈以非常集约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并实行二年轮作;
(4)第四圈种植牧草、放牧,以及粮食,不实行集约生产;
(5)第五圈实行粗放的三年轮作制;
(6)第六圈放牧,也可发展粗放的种植业。
第2题:
A.农业区位理论
B.现代区位理论
C.“中心地”理论
D.工业区位理论
第3题:
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农业区位理论的核心是农业土地的区位地租。这一理论对于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大;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围绕每一个城市或城市体系,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结构体系。按照农业区位理论进行农业布局,可以获取最大的区位地租,使农业经济总体效益最大。
第4题:
第5题:
在地域分工与贸易中,“两国(两地区)产品的交换,取决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相对成本的高低。”,这种观点来自于()
A.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B.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
C.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理论”;
D.屠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第6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7题:
杜能(JohanHeinricHvonThunen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第8题:
最早研究农业区位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韦伯
B.杜能
C.赫希曼
D.霍夫曼
第9题:
第10题:
屠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