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4岁,2005年2月前因左肾癌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Ⅲ级,

题目
多选题
患者男性,54岁,2005年2月前因左肾癌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Ⅲ级,pT2。术后定期规律随访复查。2009年7月复查时胸部X线平片提示左上肺可疑阴影,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后,确认左肺上叶尖部有孤立性1.5cm大小结节,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肾癌转移。患者随后行腹部CT、头部MRI及核素全身骨扫描,均未发现异常。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任何内科疾患。 针对该患者,术后治疗建议是()【提示】患者于2009年8月接受了胸腔镜下左肺病灶切除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转移。
A

参加转移性肾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B

应用大剂量白介素-2

C

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周3次

D

应用舒尼替尼

E

应用索拉非尼

F

应用依维莫司

G

应用肿瘤疫苗

H

密切随诊监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H,F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确诊为左肾盂癌并轻度积水,刷取活组织检查找到癌细胞,该患者下列哪项错误A.肾移行细胞癌

确诊为左肾盂癌并轻度积水,刷取活组织检查找到癌细胞,该患者下列哪项错误

A.肾移行细胞癌

B.肾孟鳞癌

C.早期淋巴结转移

D.根治性左肾切除

E.肾腺癌


正确答案:E
1.排泄性尿路造影不但可以显示肾盏、肾盂及输尿管、膀胱内腔的解剖形态,而且可以了解两肾的排泄功能。尿路平片作为常规检查,显示尿路大体形态,故本题选B项。2.逆行肾盂造影是指在膀胱镜的观察下,将输尿管导管插入输尿管并注入造影剂,使肾盏、肾盏、输尿管充盈,用以观察全尿路情况。本造影法的优点是显影清楚,不受肾脏自然分泌功能影响。用于常规静脉肾盂造影观察不满意者。3.肾盂癌系发生在肾盂或肾盏上皮的一种肿瘤,约占所有肾肿瘤的10%左右。本病多数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后二者约占肾盂癌的15%左右,它们的恶性程度远较移行细胞癌为高。约有70~90%的病人临床表现早期最重要的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少数病人因肿瘤阻塞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后可引起腰部不适、隐痛及胀痛,偶可因凝血块或肿瘤脱落物引起肾绞痛,因肿瘤长大或梗阻引起积水出现腰部包块者少见,尚有少部分病人有尿路刺激症状。静脉尿路造影:显示肾盂不规则充盈缺损,肾盏、肾盂积水,输尿管种植癌,必要时行肾动脉造影以助诊断。肾盂癌除行根治性肾切除外,还应将全部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的膀胱壁一并切除。

第2题:

患者男性,54岁,2005年2月前因左肾癌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Ⅲ级,pT2。术后定期规律随访复查。2009年7月复查时胸部X线平片提示左上肺可疑阴影,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后,确认左肺上叶尖部有孤立性1.5cm大小结节,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肾癌转移。患者随后行腹部CT、头部MRI及核素全身骨扫描,均未发现异常。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任何内科疾患。 此时应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患者接受了舒尼替尼治疗,用药后出现Ⅰ度手足皮肤反应,坚持用药3个月后复查,发现左肺结节无明显变化,继续用药后手足皮肤反应消失,用药6个月后影像学复查发现左肺结节仍无变化。

  • A、换用索拉非尼
  • B、换用依维莫司
  • C、维持舒尼替尼治疗不变
  • D、加大舒尼替尼治疗剂量
  • E、在维持舒尼替尼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
  • F、在维持舒尼替尼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介素-2

正确答案:C

第3题: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肉眼血尿,发现左肾区占位”,完善术前检查后于全麻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肿大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瘤大小约3cm×5cm,侵及肾上腺,肾周淋巴结1/3枚阳性,术后病检提示:肾透明细胞癌。该患者疾病分期是( )。

A、TNM

B、TNM

C、TNM

D、TNM

E、TNM


参考答案:C

第4题:

患儿,男性,4岁。左腹肿块1周。CT平扫示左肾区由巨大软组织肿块占据,病灶内密度不均,边界清楚,增加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考虑为肾脏恶性肿瘤。行左肾切除术后送病理检验,其大体标本如图所示,病理切片如图所示。正确的诊断为()

  • A、左肾母细胞瘤
  • B、左肾错构瘤
  • C、左肾透明细胞癌
  • D、左肾颗粒细胞癌
  • E、左肾乳头状腺癌

正确答案:A

第5题:

患者女性,52岁,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余,血尿中偶有血块,期间曾发作两次左肾区绞痛。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伤口按时拆线。出院后患者需注意的事项为()【提示】术后病理报告:左肾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Ⅱ级,肿瘤大小7.5cm×6.0cm×6.4cm,肿瘤分期为PT2a,肾盂脂肪及肾周围脂肪未见侵犯。

  • A、定期影像学复查
  • B、定期肾功能复查
  • C、应用中药预防复发、转移
  • D、应用干扰素
  • E、应用白介素-2
  • F、应用肿瘤疫苗
  • G、应用舒尼替尼
  • H、应用索拉非尼

正确答案:A,B

第6题:

患者男性,54岁,2005年2月前因左肾癌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Ⅲ级,pT2。术后定期规律随访复查。2009年7月复查时胸部X线平片提示左上肺可疑阴影,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后,确认左肺上叶尖部有孤立性1.5cm大小结节,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肾癌转移。患者随后行腹部CT、头部MRI及核素全身骨扫描,均未发现异常。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任何内科疾患。 此时应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提示】患者维持舒尼替尼治疗,2013年2月复查时发现原来的病灶增大并出现新的肺转移灶。

  • A、换用索拉非尼治疗
  • B、换用依维莫司治疗
  • C、加大舒尼替尼治疗剂量
  • D、在维持舒尼替尼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疗药物
  • E、在维持舒尼替尼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
  • F、在维持舒尼替尼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介素-2

正确答案:A,B

第7题:

患者男性,54岁,2005年2月前因左肾癌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Ⅲ级,pT2。术后定期规律随访复查。2009年7月复查时胸部X线平片提示左上肺可疑阴影,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后,确认左肺上叶尖部有孤立性1.5cm大小结节,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肾癌转移。患者随后行腹部CT、头部MRI及核素全身骨扫描,均未发现异常。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任何内科疾患。 此情况下对患者的治疗建议是()

  • A、参加转移性肾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 B、应用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
  • C、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周3次
  • D、应用舒尼替尼
  • E、应用索拉非尼
  • F、胸部CT引导下肿物穿刺活检,明确病灶性质后,再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 G、肺部转移灶切除术

正确答案:A,G

第8题:

患者女,42岁,来院体检。尿常规(-)。肾B型超声:右肾2个大小不等的实性肿物。肾CT(水平位):实质性占位向肾外突出,CT值35 HU,最大直径4.0 cm;增强后肿物明显强化,强化程度较正常肾实质低。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肾盂癌

B、肾囊肿

C、肾平滑肌脂肪瘤

D、Wilms瘤

E、肾癌

仔细询问病史左小脑曾有血管母细胞瘤,其父10年前因左侧肾癌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考虑家族性肾癌,诊断首先考虑A、VHL病

B、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癌

C、遗传性平滑肌瘤病肾癌

D、Birt-Hogg-Dube综合征

E、结节性硬化综合征

基因检测发现VHL基因突变,氨基酸R167W。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单纯肾切除术

B、根治性肾切除术

C、保留肾单位手术

D、肾切除+免疫治疗

E、基因治疗

手术标本的病理类型为A、肾透明细胞癌

B、Ⅰ型乳头状肾细胞癌

C、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

D、肾嫌色细胞癌

E、集合管癌

如果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肿瘤来源于A、肾间质细胞

B、肾小盏

C、肾小囊

D、肾小球

E、肾小管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C


问题 4 答案:A


问题 5 答案:E

第9题:

患者男性,58岁,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右侧肾脏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肿瘤内有坏死灶,侵犯肾窦脂肪,肾静脉内未见瘤栓。根据2010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肾癌的TNM分期,该患者的肿瘤分期属于()

  • A、T2a
  • B、T2b
  • C、T3a
  • D、T3b
  • E、T3c

正确答案:C

第10题:

3岁,男儿,因左肾3cm×2cm大小肿瘤,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肾母细胞瘤,肿瘤局限于肾内。该患儿术后应()

  • A、放疗
  • B、生物治疗
  • C、联合方案化疗
  • D、基因治疗
  • E、不需治疗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