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该企业8月份甲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正确的是(  )。

题目
多选题
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该企业8月份甲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正确的是(  )。
A

本月在产品成本为56000元

B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为300000元

C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为280000元

D

本月在产品成本为36000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本月生产产品的总成本=31000(期初)+2500×110000÷5000(领用M材料成本)+200000(生产工人工资)+30000(车间管理人员)+20000(车间折旧)=336000(元);甲产品的单位成本=336000÷(250+50×60%)=1200(元/件);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1200×250=300000(元);本月在产品的成本=336000-300000=36000(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工业企业2008年5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项目 原材料(元) 定额(元) 工时(小时) 工资(元) 制造费用(元) 合计(元) 甲产品 28000 2400 乙产品 12000 1600 合计 44000 40000 4000 26000 31200 101200

甲产品本月完工100件,在产品10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30%;乙产品本月全部完工80件。假定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工资和制造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均衡发生,原材料按定额比例分配,工资和制造费用按工时比例分配。假定甲、乙产品均无在产品期初余额。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2008年5月甲、乙产品的完工成本(写出计算过程,列出产品成本计算单),并编制结转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生产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生产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
(1)原材料分配率
=44 000÷40 000×100%=110%
甲产品应分摊的原材料费用
=28 000 ×110%=30 800(元)
甲产品单位原材料费用
=30 800÷200=154(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的原材料
=100×154=15 4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原材料费用
=12 000×110%=13 200(元)
(2)甲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
=100×30%=30(件)
(3)甲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
=26 000÷4 000×2 400
=15 600(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
=15 600÷(100+30)X100
=12 0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
=26 000÷4 000×1 600
=10 400(元)
(4)甲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31 200÷4 000×2 400
=18 720(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应分摊制造费用
=18 720÷(100+30)×100
=14 4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31 200÷4 000×1 600
=12 480(元)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生产费用

30 800

15 600

18 720

65 120

完工产品成本

15 400

12 000

14 400

41 800

单位产品成本

154

120

144

418

月末在产品成本

15 400

3 600

4 320

23 320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生产费用

13 200

10 400

12 480

36 080

完工产品成本

13 200

10 400

12 480

36 080

单位产品成本

165

130

156

451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41 800
-乙产品  36 080
贷:生产成本    77 880

第2题:

A企业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产品的总成本习性模型为Y=50+1.2X。假定该企业2018年度甲产品销售量为200万件,每件售价为2元。由于该企业存在约束资源,该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20万件。
资料二:按市场预测2019年甲产品的销售量将增长10%,正好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能力。
资料三:经市场调查,若2019年花费5万元进行广告宣传,可使2019年甲产品销售量增长25%,但需额外购入一台价值10万元的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
资料四:该公司经理想要增加生产的产品种类,经市场调查,市场上有乙产品可以利用甲产品的剩余生产能力,预计2019年乙产品将处于销售旺季,预计乙产品的单价为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元,但生产乙产品需要额外再租入一台设备,每年需要租金20万元。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18年的下列指标:
①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②安全边际率;③边际贡献总额;④息税前利润。
(2)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假设2018年该企业发生负债利息5万元,计算预计2019年的下列指标:
①经营杠杆系数;②息税前利润增长率;③财务杠杆系数;④总杠杆系数;⑤每股收益增长率。
(3)根据资料一、资料二和资料三,判断该企业2019年是否应扩大生产能力。
(4)根据资料一、资料二和资料四,判断该企业2019年是否生产乙产品。


答案:
解析:
(1)①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50/(2-1.2)=62.5(万件)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收入=62.5×2=125(万元)
②安全边际率=(200-62.5)/200=68.75%
③边际贡献总额=200×2-200×1.2=160(万元)
④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160-50=110(万元)
(2)①2019年该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总额/息税前利润总额=160/110=1.45
②由于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销售量变动率
所以,2019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1.45×10%=14.5%
③2019年企业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I)=110/(110-5)=1.05
④2019年企业总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1.05×1.45=1.52

⑤由于总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销售量变动率
2019年每股收益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总杠杆系数=10%×1.52=15.2%
(3)扩大生产能力前的息税前利润=200×(1+10%)×(2-1.2)-50=126(万元)
扩大生产能力后的息税前利润=200×(1+25%)×(2-1.2)-50-5-10=135(万元)
扩大生产能力后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扩大生产能力前的息税前利润,所以该企业应该扩大生产能力。
(4)增加的息税前利润=20×(5-2)-20×(2-1.2)-20=24(万元)
生产乙产品会导致增加的息税前利润大于0,所以应该生产乙产品。

第3题:

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表:

项 目 原材料(元) 定额(元) 工时(小时) 工资(元) 制造费用(元) 合计(元) 甲产品 28 000 2 400 乙产品 12 000 1 600 合计 44 000 40 000 4 000 26 000 31 200 101 200

甲产品本月完工100件,在产品10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30%;乙产品本月全部完工80件。

假定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工资和制造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均衡发生,原材料按定额比例分配,工资和制造费用按工时比例分配。假定甲、乙产品均无在产品期初余额。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乙产品的完工成本(写出计算过程,列出产品成本计算单),并编制结转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 目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生产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 目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生产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
(1)原材料分配率=44 000÷40 000×100%=110%  
    甲产品应分摊的原材料费用=28 000×110%=30 800(元) 
    甲产品单位原材料费用=30 800÷200=154(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的原材料=100×154=15 4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原材料费用=12 000×110%=13 200(元) 
(2)甲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100×30%=30(件) 
(3)甲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26 000÷4 000×2 400=15 600(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15 600÷(100+30)×100=12 0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26 000÷4 000×l 600=10 400(元) 
(4)甲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31 200÷4 000×2 400=18 720(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应分摊制造费用=18 720÷(100+30)×100=14 4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3l 200÷4 000×1 600=12 480(元)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 目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生产费用 30 800 15 600 18 720 65 120
完工产品成本 15 400 12 000 14 400 41 800
单位产品成本 154 120 144 418
月末在产品成本 15 400 3 600 4 320 23 320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 目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生产费用 13 200 10 400 12 480 36 080
完工产品成本 13 200 10 400 12 480 36 080
单位产品成本 165 130 1 56 451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41 800
            ——乙产品 36 080
  贷:生产成本 77 880

第4题:

不定项题
根据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销售M产品应列入甲公司2018年度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本期金额的是()元。
A

155100

B

133100

C

130680

D

143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第5题:

多选题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各项中关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产品本月在产品成本为201万元

B

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为1.25万元

C

乙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为1680万元

D

乙产品本月在产品单位成本为1.2万元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100÷(120+380)=0.2,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120÷(120+380)=24(万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24=76(万元);
甲产品本月产品成本合计=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直接材料+本月直接人工+分摊的制造费用=64.08+495+16.92+24=600(万元);
乙产品本月产品成本合计=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直接材料+本月直接人工+分摊的制造费用=220.42+1750+53.58+76=2100(万元);
甲在产品约当产量=(120+550-330)×50%=170(件);甲完工产品单位成本=600÷(330+170)=1.2(万元/件),甲完工产品总成本=1.2×330=396(万元);甲在产品成本=1.2×170=204(万元);
乙在产品约当产量=(200+1000-800)×50%=200(件);乙完工产品单位成本=2100÷(800+200)=2.1(万元/件),乙完工产品总成本=2.1×800=1680(万元);乙在产品单位成本=(2100-1680)÷400=1.05(万元/件)。

第6题:

  E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主要生产A和B两种产品。公司最近开始试行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作业成本的预算分配率。
  要求:(2)按预算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要求:(3)计算各项作业的作业成本差异率。
  要求:(4)分别计算甲客户A产品和B产品的实际作业总成本。


答案:
解析:

第7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该企业只生产甲产品一种产品,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2019年12月初在产品资料如下表所示,该产品于当月末全部完工,当月未投产新产品,该企业单独核算制造费用。

2019年12月该企业发生与甲产品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本月发出材料100000元,其中:甲产品耗用60000元,车间管理耗用15000元,翻建仓库耗用25000元(尚未完工)。
(2)根据上月“职工薪酬结算分配汇总表”,以银行存款发放职工薪酬400000元,代扣垫付的职工房租20000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5000元。分配本月职工薪酬46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职工的薪酬为3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为40000元;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为100000元。
(3)因职工操作失误,生产甲产品发生5件不可修复废品,废品实际生产成本为67550元,残料估价10000元,已经验收入库,由责任者赔偿30000元。
(4)计提生产设备折旧12000元,行政管理办公楼折旧15000元,销售部门运输车辆折旧6000元,车间管理用设备折旧4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甲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完工甲产品总成本为1311000元
B.完工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3800元
C.完工甲产品总成本为1271000元
D.完工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3110元

答案:A,B
解析:
因为产品在月末全部完工,所以月初和本月发生的成本就是完工甲产品总成本,完工甲产品总成本=900000+60000+15000+320000+40000-67550+27550+12000+4000=1311000(元),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完工数量=100-5=95(件),所以完工甲产品单位成本=1311000÷95=13800(元),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第8题:

(业务处理)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该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4年5月份,该企业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月份开始生产甲、乙产品,当月投产甲产品270件,耗用材料4800千克;投产乙产品216件,耗用材料4000千克,材料每千克成本为40元,原材料按生产进度陆续投入。

(2)5月份发生生产工人薪酬100000元,总部管理人员薪酬30000元,制造费用80000元,期末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当月,甲、乙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600小时,400小时

(3)月末,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当月甲产品完工23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乙产品完工184件,月末在产品32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4)本月发出甲产品200件,其中,销售甲产品150件(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每件不含税售价为1500元,与计税价格一致,50件用于企业仓库建设,该工程尚未完工。

根据上述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资料(1),计算甲、乙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

2.根据资料(2),计算甲产品分配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

3.根据资料(1)至(3),计算甲完工产品各项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

4.根据资料(1)至(4),计算企业5月份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并做出相关分录。


参考答案:1.根据资料当月投产甲产品270件,耗用材料4800千克;投产乙产品216件,耗用材料4000千克,材料每千克成本40元,则:
甲产品耗用的原材料=耗用的数量*单位成本=48000*40=192000
乙产品耗用的原材料=耗用的数量*单位成本=4000*40=160000
2.根据资料2可知甲乙产品共负担职工薪酬100000(因总部管理人员答薪酬通过管理费用核算,则不考虑),甲乙产品共负担的制造费用=80000,按照工时比例分配,则甲产品的分配比例=甲产品耗用总工时/(甲产品耗用总工时+乙产品耗用总工时)=600/(600+400)=0.6
则甲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80000*0.6=48000
甲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100000*0.6=60000
3.根据材料1、2可以得到甲产品共耗用直接材料192000;甲产品共负担直接人工60000;
甲产品共负担制造费用48000,根据材料3可知当月甲产品完工23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在产品完工进度50%,则:甲产品的约当产量为=230+40*50%;直接材料的分配率=192000/(230+40*50%)=768;完工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完工产品数量*直接材料答分配率=230*768=176640;直接人工的分配率=60000/(230+40*50%)=240;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完工产品数量*直接人工的分配率=230*240=55200;制造费用分配率=48000/(230+40*50%)=192;则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完工产品数量*制造费用的分配率=230*192=44160;则完工产品的成本总额=176640+55200+44160=276000。
4.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本期金额为225000元,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本期金额为180000元。
分析:根据1-3计算可知甲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76000/230=1200;根据资料4的会计处理,销售150件:
借:银行存款263250
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150=22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8250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1200=180000
贷:库存商品180000

第9题:

多选题
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2),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本月分配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M产品应分担的直接人工成本为114000元

B

N产品应分担的直接人工成本为171000元

C

N产品应分担的直接人工成本为162000元

D

M产品应分担的直接人工成本为108000元


正确答案: B,D
解析:
生产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职工薪酬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职工薪酬=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则M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70000÷(6000+9000)×6000=108000(元);N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70000÷(6000+9000)×9000=162000(元)。

第10题:

不定项题
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3),2018年12月31日,该企业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期末余额”的列报金额是(   )元。
A

410000

B

414000

C

499000

D

419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