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的论证与宇宙论的论证的区别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本体论的论证与宇宙论的论证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本体论的论证:“本体”是希腊文“存在”之一。
本体论的论证是从假定上帝存在或有某些特性的立场出发,终而论证上帝必然存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先行假定上帝不可能不存在。
宇宙论的论证:这种论证是从宇宙的物理性特征出发,证明这些物理特征与上帝的关系,即只有上帝的存在才能说明这些物理特征。
他们之间的区别是:这两种的上帝存在的论证类型可以分为“先在论”和“后置论”,所谓先在论的论证主要是指,我们仅仅根据概念的推论就能获得关于某类事物的确定信息。“先在”是指在“在经验数据之先”或“与经验数据无关”的含义,即“先验”的。这是理论物理学中常见的纯数学证明方法。而后置论的论证就不一样了。它要求可感知的经验数据或经验事实来获取关于某类事物的确切信息。“后置”是指在“在经验数据之后”或“与经验事实有关”的含义,即“经验”的。通过后置论的方法所获取的信息包括由我们的感知直接得到或者是通过其他物理手段获得的,主要都是指经验型事实。当然,获取经验型事实也不排斥先在论所运用的纯概念推论。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正确答案: 在早期经院哲学中,安瑟尔谟因其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而著称于世,他主张理性必须服从信仰,“信仰而后理解”。在他看来,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即上帝不能仅仅在思想中存在,如果它仅仅在思想中存在,就还可以设想一个既存在于思想中、又存在于现实中的伟大存在者比它更伟大。这些都与“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的定义是自相矛盾的。所以毫无疑问,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西,即上帝,既存在于思想中,也存在于现实中。这种从概念推论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后来受到了康德的有力批判。

第2题:

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要害就在于从思维直接过渡到存在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本体论的论证与宇宙论的论证的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本体论的论证:“本体”是希腊文“存在”之一。
本体论的论证是从假定上帝存在或有某些特性的立场出发,终而论证上帝必然存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先行假定上帝不可能不存在。
宇宙论的论证:这种论证是从宇宙的物理性特征出发,证明这些物理特征与上帝的关系,即只有上帝的存在才能说明这些物理特征。
他们之间的区别是:这两种的上帝存在的论证类型可以分为“先在论”和“后置论”,所谓先在论的论证主要是指,我们仅仅根据概念的推论就能获得关于某类事物的确定信息。“先在”是指在“在经验数据之先”或“与经验数据无关”的含义,即“先验”的。这是理论物理学中常见的纯数学证明方法。而后置论的论证就不一样了。它要求可感知的经验数据或经验事实来获取关于某类事物的确切信息。“后置”是指在“在经验数据之后”或“与经验事实有关”的含义,即“经验”的。通过后置论的方法所获取的信息包括由我们的感知直接得到或者是通过其他物理手段获得的,主要都是指经验型事实。当然,获取经验型事实也不排斥先在论所运用的纯概念推论。

第4题:

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 论证与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论证与推理是紧密联系的,论题大体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据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形式。
论证和推理的区别主要是:第一,思维的程序不同;第二,要求的重点不同;第三,逻辑结构的繁简不同。

第5题:

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正确答案: 推理形式:从人们已知的事实出发来推出其原因的“回溯的”证明方法,一共五个,即著名的“圣托马斯五路证明”。
思想实质: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

第6题:

项目财务论证与评估与项目国民经济论证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正确答案: 三段论推理: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正因其无与伦比地完满,所以)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在实际上存在(否则它就不是无与伦比地完满了),因此上帝存在。
思想实质:他的本体论证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证明,它不过是一种装模作样的形式主义。

第8题: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正确答案: 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因其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而著称于世。在他看来,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西不能仅仅在思想中存在,如果它仅仅在思想中存在,就还可以设想它也在实际上存在,那它就会更伟大了;或者就可以设想一个既存在于思想中、又存在于现实中的伟大存在者比它更伟大。这些都与“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的定义是自相矛盾的。所以毫无疑问,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西,即上帝,既存在于思想中,也存在于现实中。这种从概念推论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受到了康德的有力批判。

第9题:

在某种程度上圣安瑟勒姆()成为黑格尔及其学派哲学体系的基础。

  • A、对象论论证
  • B、本体论论证
  • C、本体论论证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怎样理解安瑟伦的本体论的论证?


正确答案:在西方宗教哲学的传统中,对上帝的存在作本体论论证的最著名的人物是圣安瑟伦。他论证上帝存在的基本思路是柏拉图式的,即认为一般理念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而单独存在,他认为,我们关于上帝的概念,实际上只是关于一个至善的概念,即在它之上没有更高或者更善的存在了,而在它之下我们倒是有许许多多不完善的经验存在者;凡是能被我们认为不完善的存在,都蕴含着我们有一个最完善的存在已作为最后的,最好的评判标准。这个最后最好的标准是一个概念存在者,如果他不存在,我们何以知道经验世界中善与不善?这个问题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至善的概念必定存在;至善是我们心中的上帝概念,因此上帝也就必然存在。
很明显,安瑟伦的论证方法是一个“先在论”的方法,他先从认定上帝有某种特性的前提出发,然后演绎推论上帝必然存在。安瑟伦这种概念含混的推论可以归结为:上帝首先是一个最伟大最完善的概念,人只有穷尽对概念的理解之后,才能理解上帝;既然能从最伟大最完善的概念方面理解上帝,上帝当然也就存在着,否则,人哪里会理解上帝这个无与伦比的概念呢?
尽管从坚定的信仰主义者立场看,先行认定上帝存在是至善的,这个命题必然包含上帝的实际存在,但是“先行认定”的前提又是什么?那也只能是人的设想,既然只是人的设想,那么上帝存在也只必然存在于人的理解之中,而不是必然存在于实际之中。如果完全按照柏拉图的理念论,安瑟伦的本体论论证也是自相矛盾的,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的存在是最完善的,任何实际的存在都是相应的理念的拙劣的摹仿品。因此,安瑟伦的上帝理念必然推论上帝实际存在也违反了正统的理念论的逻辑,即实际存在的上帝绝不比概念中或仅仅存在于人的理解中的上帝更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