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吗?

题目
问答题
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类型是指( )。

A.辩证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B.宗教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两者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都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者的区别在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两者在精神决定世界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第2题:

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东西吗?


正确答案: 那么,究竟唯心主义是不是全是错误的呢?恐怕也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凡是一种哲学思想都有通过思辨建立的各自的理由,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是错误的东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未必全都是错误的;在宏观世界中看来是正确的东西,在微观世界领域也许会变成错误的。如经典物理中的万有引力理论,在原子以上宏观物质领域似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20世纪以来由于亚原子领域以及量子场的发现,却遭到推翻。物质的实在性原则也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遭到了怀疑(详见[美]F•卡普拉著的《物理学之道》一书)。在四维空间时空连续体的理论中三维物体已成了相对的存在。
在美学领域,唯心论的观点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贝克莱、休谟、托马斯、叔本华、尼采、胡塞尔、萨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柏格森、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许多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其中很多都是具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和优秀的学者,他们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统统倒向唯心主义。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他们不懂科学,还是精神不正常呢?我觉得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对他们采取简单否定的办法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在多样化的世界和多极化的思想文化体系中,每一种思想都有它产生和存在的一定原因,任何事物都有相对性,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是不存在的。

第3题:

唯心主义哲学与宗教神学不是相通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我国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观点()。

  • A、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 C、都是主观唯心主义
  • D、都是客观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C

第5题:

有人说,“宗教都是否定人的作用而听从神灵”,这话对吗?


正确答案:佛教的观点与此恰恰相反,认为人是最重要的,因愚昧无知而向下堕落,吃苦受罪,或因智慧发光而向上奋进,解脱自在的全部契机都掌握在人自己手中,因此认为“人身难得”(见《菩提道炬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称人身为“如意宝”,认为“下堕轮回,上成自在佛身”完全是众生自己选择的道路和自种自收的果实。
人心是智慧的发光体,自生真智,消除自己内心的愚暗,便是成佛。因此说智慧就是佛法,佛法就是智慧。佛教中众多的佛,无论形象如何,总的都是佛陀境界特有的智慧和慈悲、能量、作用的人格化,并非抽象的精神实体。《经藏》中说:“自己是自己的救星,除自己别无救星。”所以说,认为“一切宗教都是否定人的作用而听从神灵”是没有根据的。

第6题:

宗教是拙劣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精致狡猾的宗教。


正确答案: (1)这是马克思对哲学唯心主义与宗教关系的正确论断。
(2)哲学唯心主义与宗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哲学唯心主义与宗教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是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二者都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但哲学唯心主义又不等同于宗教,二者又有区别,表现在:哲学唯心主义靠理性说明对世界本质的看法,提倡抽象思辨,宗教则依靠感性直说形式表明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宣扬虔诚的信仰。
(3)哲学唯心主义,特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将“绝对精神”、“理念世界”、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当成世界的本原,宗教宣扬“上帝”是世界的本原,二者在回答世界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上是一致的。所以马克思概括说:“宗教是粗鲁拙劣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精致狡猾的宗教”。

第7题:

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吗?


正确答案: “宗教”一词包括的内涵极广,是包括信仰在内的观念形态和人类文化现象,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和不受宗教影响的民族文化。人类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探本寻源,也和宗教有着直接关系。“宗教是艺术之源”,“宗教是哲学之母”,这两句话是学术界公认的学术结论。对这样一种内涵十分广阔的人类意识形态文化,扣上一顶简单的,只适用于哲学分类的名词——唯心主义的帽子,不但是一种简单粗浅的作风,也是一个无法提出充足理由的非科学性概括。凡思想方法严谨的学者对这类十分复杂的思想文化现象,不会作出简单轻率的评判。
对其他宗教是不是唯心主义,我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姑且不论。就拿佛教来说,内容包罗万象,有的问题可以用哲学思想来衡量,有的问题不能用哲学思想衡量,如佛教艺术、音乐、舞蹈、绘画等怎能用唯心、唯物的尺度来衡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也不能用唯心、唯物来衡量其优劣。我记得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概念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说仅仅适用于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时候,不能乱套、乱用。
就佛教的哲学思想而论,就有毗婆沙、经部、唯识、中观四个不同的派别。从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根本标志——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主张来衡量,除了持“三界唯识,万法唯心”观点的法相唯识宗一派可以划入唯心论范畴之中以外,其余小乘毗婆沙、经部、大乘中观宗都无法划入唯心论范畴。因为这三派都承认独立于精神之外的客观存在,并认为心因境生,无境心不生。“境”指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心”指主观意识。中观论将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视为相对的存在,二者是相互对立,互为依存,有则俱有,空则俱空的对立统一体。怎能把佛教简单地划入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呢?
符合客观实际的说法应该是,佛教哲学中既有唯心论成分,也有唯物论和辩证法成分,不考虑这种实际情况,一口咬定是“唯心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第8题:

宗教的特点有( )

A.宗教崇拜的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B.宗教是自然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C.在历史上宗教从未起过积极的作用

D.宗教是粗俗的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是精致的宗教


正确答案:ABD
宗教作为一种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自然和社会压迫的产物。在社会历史上也曾经被人民群众用来反对剥削阶级的统治,因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消灭的前提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由于宗教夸大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因而是一种唯心主义,但这种唯心主义是以盲目的、直观的崇拜,而不是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为特征的,因而是粗俗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夸大某种精神性的力量,就好像宗教崇拜上帝一样,因而在这一意义上说,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宗教,它所崇拜的是一种主观的或者神秘的精神力量,但这种宗教是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为特征的,因而是精致的宗教。因此,正确选项为ABD。

第9题: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对宗教的定义带有明显的()色彩。

  • A、主观主义
  • B、客观主义
  • C、唯心主义
  •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下列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A、不可知论都是唯心主义的
  • B、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的
  • C、唯心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
  • D、辩证法都是唯物主义的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