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给你一亿美金,另一个人教你发菩提心,你觉得谁对你的恩德大?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如果一个人给你一亿美金,另一个人教你发菩提心,你觉得谁对你的恩德大?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你认为我们该付给你多少薪水?为什么?


正确答案:
提示:面试人可能早已在心里确定好了你的薪金范围!尽量了解此行业现行的工资水平,有可能的话,最好是该公司的工资水平。避免说出具体的数额,除非对方有这样的要求。
求职者:我当然希望我的收入符合我的学历水平及工作经验。我想你肯定会理解:我不希望自己的薪水太高于或太低于一起工作的同事。

第2题:

如果你刚参加工作,领导又没有给你安排具体工作。闲着无事,而其他同事很忙,你又觉得插不上手,你怎么办?


答案:
解析:
第一,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反省了,是我的能力不够,不能胜任太多的工作?还是我工作不负责任,领导不放心把工作交给我做?或者是因为什么其他原因?总之,我首先应该认真地自我检讨,在此基础上再与领导进行沟通,了解领导这样的做法究竟出于什么原因。
第二,对症下药,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果是我能力不够、水平有限,我就要加紧学习本岗位的业务知识。我可以主动与同事进行对照、寻找差距,也可以向领导和同事取经,多看、多学、多做、多积累经验,争取尽快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如果是我工作责任心不强,我就必须彻底改掉这个坏毛病,端正工作态度,否则将无立身之地;如果是因为我不善于表现自己,领导对我的情况所知甚少,那我就应该在工作中坚持苦干加巧干,既要圆满地完成任务,又要适时地进行自我表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绩。
解题思路:分析+协调+表决心。本题的考察核心是让考生处理刚到工作单位遇到的问题,了解、提高自身能力是关键,其中也考察了沟通能力。这也是对考生自我认知、分析问题能力的考察,回答的重点是自己在以后工作中的态度和行动。

第3题:

要是你觉得你没有能力完成上司给你的任务时你会跟上司反映么?


正确答案:

          

 

第4题:

发了菩提心以后,名字已经转变,可以称为菩萨,那一个人既是凡夫又是菩萨,这是否矛盾?请说出你的理由。


正确答案: 不矛盾。因为所谓的“凡夫”,是指我们相续中具足了业和烦恼,而所谓的“菩萨”,是指已经具足利他的心和行为,故二者并不相违。

第5题:

你正在考虑购买普通股,预计持有 1 年,预期股利 1.25 美金,并以 32 美金卖出。如果你 想获得 10%收益率,购买股票的最高价格是( )

A.30.23 美金
B.24.11 美金
C.26.52 美金
D.27.50 美金
E.都不对

答案:A
解析:

第6题:

问题:你和朋友参加聚会,包括你们两人在内一共有10个人在场。你朋友想跟你打赌,说这里每有一个人生日和你相同,你就给他1元,每有一个人生日和你不同,他给你2元。你会接受么?


正确答案:
            

第7题:

领导上午交给你一项工作,你已经觉得很困难了,但下午又布置给你一项任务,你怎么办?


答案:
解析:
(1)向同事请教,看能否把领导交给我的这两项任务全都顺利完成,如果可以的 话我会加班加点完成任务。
(2)如果确实有困难,我会与领导沟通,向他表明这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情况,并表明工作中存 在的一些困难,看能否加派人手或者延长时间等。
(3)如果确实无法及时完成,我也会与领导沟通,向他说明无法完成的理由,并表示工作是第 一位的,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延误了工作。
(4)无论怎样我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努力完成我的工作任务
答题思路为:分析+处理方式。本题考察考生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怎么处理以及如何根据任务的困难程度统筹安排。

第8题:

你觉得你的主管(同事)会给你什么样的评语?


正确答案:

 

一、 我的主管和同事们都认为我知识面非常广,工作能力很强,并且在质量管理方面非常专业,说话幽默而且善于跟别人沟通,只是有时候原则性太强.
要点介绍:
1、同事的介绍当然重点是要说些好的啦!但是不能全是好的,否则的话可能连你自己都不会相信!
2、还是那句话,你说的缺点要实在,但不能影响到你所面试的职位!

第9题:

形体美是一个人的“门面”,它能给你(),使你在心理上处于优势。


正确答案:信心

第10题:

发愿变成如意牛、四大、桥梁等来帮助众生,这是愿菩提心吗?为什么?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正确答案: 印度善天论师和胜敌论师认为是愿菩提心。但藏地的布顿大师、根索曲扎仁波切等论师不同意,因为愿菩提心必须具足让众生成佛之愿心,而这里只是发愿以一切世间方便来利益众生,未提到让众生或自己成佛,这实际上是一种善心的发愿,并不属于愿菩提心的范畴。
这段颂文可以说是愿菩提心,因为此处也宣说了“有情种种界,殊途悉涅槃”,作众生涅槃的助道因。但布顿大师等的观点也可以,因这里不是菩提心正行,只是一种加行修心。在前行的修行中,自相续逐渐得以清净,同时也是菩提心生起、成熟之时,所以二者并无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