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患者,食少纳果,兼见消瘦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证属
第2题:
在意思识与识食上政治家和宗教家各善用哪一个?
第3题:
积滞与伤食、疳证三者因果关系是
A.积滞→伤食→疳证
B.伤食→积滞→疳证
C.伤食→疳证→积滞
D.积滞→疳证→伤食
E.疳证→伤食→积滞
第4题:
证到三果的人,能做到“无我”吗?
第5题:
佛教将食从欲望、摄取、执著的角度分为()、触食、思食、识食四种。
第6题:
积滞与伤食、疳证三者因果关系是
A.积滞一伤食一疳证
B.伤食一积滞一疳证
C.伤食一疳证一积滞
D.积滞一疳证一伤食
E.疳证一伤食一积滞
第7题:
在佛教饮食理念中,各种思虑、思考、意欲使意识活动得以进行,即为()
第8题:
A、钻蛀
B、食叶
C、食果
D、食花
第9题:
开悟或明心见性而未断除四种食,这样的人能成佛吗?
第10题:
证到三果的人还有意思食和识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