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到三果的人还有意思食和识食吗?

题目
问答题
证到三果的人还有意思食和识食吗?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证到三果的人,因为自我、我慢的结缚还尚未突破,意思食和识食都还存在,也都一定有,不要以为证了三果,就没有这两种食了。你觉得没有,是因为你的心不够细微,没有回来认真的反观、反照、反省。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食少纳果,兼见消瘦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证属


正确答案:B
食少纳呆为脾系疾病,舌淡故无湿邪,不选A、E。无腰膝病变表现,不选C。无嘈杂反酸症状,不选D。

第2题:

在意思识与识食上政治家和宗教家各善用哪一个?


正确答案: 政治家善用意思识,宗教家善用识食。

第3题:

积滞与伤食、疳证三者因果关系是

A.积滞→伤食→疳证

B.伤食→积滞→疳证

C.伤食→疳证→积滞

D.积滞→疳证→伤食

E.疳证→伤食→积滞


正确答案:B
先因喂养不当伤食,脾胃运化水谷障碍而形成积滞,随病情的发展,最终导致机体气、血、津液、精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疳证。

第4题:

证到三果的人,能做到“无我”吗?


正确答案: 不能。
证到初果到三果的人,体证到了“无常”法印,也能深刻的理解“无我”法印,但还是做不到“无我”。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理可顿悟,事必渐修。做到“无我”一定要经过很多境界的考验,“自我”大死一番。

第5题:

佛教将食从欲望、摄取、执著的角度分为()、触食、思食、识食四种。


正确答案:段食

第6题:

积滞与伤食、疳证三者因果关系是

A.积滞一伤食一疳证

B.伤食一积滞一疳证

C.伤食一疳证一积滞

D.积滞一疳证一伤食

E.疳证一伤食一积滞


正确答案:B

第7题:

在佛教饮食理念中,各种思虑、思考、意欲使意识活动得以进行,即为()

  • A、段食
  • B、触食
  • C、识食
  • D、思食

正确答案:D

第8题:

长小蠹为( )型害虫。

A、钻蛀

B、食叶

C、食果

D、食花


参考答案:A

第9题:

开悟或明心见性而未断除四种食,这样的人能成佛吗?


正确答案: 不能。
对四种食仍有贪爱,便继续生死轮回。

第10题:

证到三果的人还有意思食和识食吗?


正确答案: 证到三果的人,因为自我、我慢的结缚还尚未突破,意思食和识食都还存在,也都一定有,不要以为证了三果,就没有这两种食了。你觉得没有,是因为你的心不够细微,没有回来认真的反观、反照、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