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垂暮之年时,具体会有哪些痛苦?对此你有何体会?请以你自己或身边人为例进行说明。

题目
问答题
人到了垂暮之年时,具体会有哪些痛苦?对此你有何体会?请以你自己或身边人为例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人老了以后,皮肤、头发、骨骼等都会加速退化,他们虽渴望欲妙受用,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身体风脉衰退,以至于承受力、忍耐力极其薄弱;常受众人欺辱,感到万分绝望,徒生苦恼;身体四大紊乱,故要遭受百病萦身、多重损恼的折磨;行住坐卧、活动活动也是气喘吁吁,感困难重重,做什么事情都很费劲...
人到了垂暮之年,周身体力会逐渐衰退,再香再好的食品也消化不了,就算是自己年轻时最好听的东西,此时也没了胃口,我们身边的一些老人就是这样,平时好象只要容易吃下去的食物就可以了,没有要求。眼部肌肉变得越来越无力,眼睛的聚集能力开始下降,这时候视力减退,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或细小的物体,菩提学会的一些老菩萨虽然戴着老花眼镜,但还经常说看不清仪轨上的字。老年人耳根衰退,无论别人说话多大声,都听不清楚,因此跟身边一些老人交流很困难...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修行时如何才能做到松紧适度?请引用公案、教证加以说明。这与世间的做法是否相违?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前行》中有个有关昼辛吉尊者的公案:从前,阿难尊者教诫昼辛吉修法时,昼辛吉有时紧张过度,有时异常松懈,而未能生起任何修法的境界。于是他便前去请教世尊。世尊问:“昼辛吉,你在家时擅长弹琵琶吗?”他回答:“极为擅长。”世尊又接着问:“那你弹奏时所出的妙音,是在琴弦极度绷紧时发出,还是在琴弦十分松弛时发出呢?”昼辛吉呈白道:“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只有琴弦松紧适度时,才能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
世尊教诲说:“那么,你修心也与之相同。”
这与世间的做法也不相违。世人也提倡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如《礼记》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指拉紧弓弦;弛,指放松弓弦。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良方。
做任何事都要有一种窍诀。比如企业管理或寺院管理,管理人员如果太严格,什么都按照规矩办事,条条框框理得非常清楚,那可能太紧了,大家都呆不住,全部跑光;如果太松了,什么规矩都没有,整个组织无头无尾,谁也不愿意呆在那里。所以,无论是修行还是作管理人员时应该掌握分寸。

第2题:

人到了垂暮之年时,具体会有哪些痛苦?对此你有何体会?请以你自己或身边人为例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 人老了以后,皮肤、头发、骨骼等都会加速退化,他们虽渴望欲妙受用,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身体风脉衰退,以至于承受力、忍耐力极其薄弱;常受众人欺辱,感到万分绝望,徒生苦恼;身体四大紊乱,故要遭受百病萦身、多重损恼的折磨;行住坐卧、活动活动也是气喘吁吁,感困难重重,做什么事情都很费劲...
人到了垂暮之年,周身体力会逐渐衰退,再香再好的食品也消化不了,就算是自己年轻时最好听的东西,此时也没了胃口,我们身边的一些老人就是这样,平时好象只要容易吃下去的食物就可以了,没有要求。眼部肌肉变得越来越无力,眼睛的聚集能力开始下降,这时候视力减退,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或细小的物体,菩提学会的一些老菩萨虽然戴着老花眼镜,但还经常说看不清仪轨上的字。老年人耳根衰退,无论别人说话多大声,都听不清楚,因此跟身边一些老人交流很困难...

第3题:

请大致叙述,如何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在这个世界上,生缘可谓少得可怜,死缘却多如牛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在我们每个人周围,火灾、洪水、毒害、地震、险地、野人、猛兽等死缘层出不穷,看看每天的新闻报纸,时时都在报道世界各地所发生的种种灾难,人类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威胁。除了这些自然灾害,人类自身的四大不调,也是不可忽视的致使之因,如佛典中言,人类疾病有404种,魔障有8万种...可见,危害生命的死缘多之又多,而生缘却微乎其微,即便是人们视为生缘的衣食、药物,有时候也会成为死缘。
死缘又不定,而死亡之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故当好好修持解脱道。

第4题:

人类具体有哪些生苦?你觉得这些描写得真实吗?你对此有何体会?


正确答案: 入胎、住胎、分娩等时的种种之苦。
以佛陀的教言及现实生活的细节为依据,描写得非常真实。
对生也有一种了知痛苦而有的恐惧,故发愿好好闻思修行,自他早日脱离生死病死等轮回之苦。

第5题:

为什么说在所有烦恼中,傲慢和嫉妒最难认识?你自己对此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俱舍论》、《大乘阿毗达磨》中都说过,在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中,傲慢和嫉妒这二者最难认识。
如果你生起嗔心,别人会看出你发脾气了,自己也能明显感到心里不舒服;如果生起贪心,你能察觉到“我对某某人生起极大贪爱,对某某事物生起贪恋之心”,别人从你的言行举止中也看得出来;如果生起极严重的痴心,你的行为上会表现出打瞌睡、昏沉等,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有点迷糊。可是嫉妒和傲慢并非那么易发现的,别人看不出来,自己也感觉不到,但它会一直不断地地产生。
有傲慢的话,法师明明讲得不错,我们也会挑三拣四,找出一此毛病。而让自己说的时候,又可能什么也讲不出来,这是极不明智的行为。学习佛法的时候,傲慢的人最可怜,法师有什么功德、讲得怎样如法,他始终看不到,唯一看到的就是法师讲错了。

第6题:

你在观修饿鬼的痛苦时,是如何观修的?你自己有哪些收获?


正确答案: 外障饿鬼身瘦肢细,数百年中连水的名称也没听过,恒受饥渴逼迫、他众损害,心不悦意。虽然看到大海与树林等,但赶到那里时,海已干、树已枯,甚至变成损害自己的兵器。
内障饿鬼腹大如盆地、嘴小似针眼,平时得不到任何饮食,即使得到一星半点,吞到肚中之后,也会变成火焰烧烂内脏,烟从口鼻中冒出。
每一特障饿鬼身上,都住着成群的小饿鬼,喝它的血,吃它的肉,因而十分痛苦。
我们一天没吃饭,或者一顿饭没有吃,饥饿的痛苦就难忍受,而今无量无边的众生因业力现前,正在感受饿鬼之苦,生不如死。为了救度它们脱离这种痛苦,也为了自己不转生于如此痛苦的饥饿界,我必须勤修正法。

第7题:

进入大乘修行之后,为什么不但没有痛苦,反而有快乐?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进入大乘修行之后,以行持六度万行的福德力,将会感召菩萨的身体舒适;已通达诸法无有自性的智慧力,更使菩萨内心安乐。为了一切众生处于生死轮回中,慈悲为怀的菩萨怎么会有疲厌痛苦呢?

第8题:

请以教证概述密宗有何特点?请具体阐明密宗哪方面与显宗相同,哪方面比显宗超胜?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正确答案: (1)密宗的特点,《三相灯论》所云:“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
密宗在四个方面胜过显宗,具体而言分别是:
一、“不昧”:见解方面不愚昧。见解分为胜义、世俗两种,在抉择胜义时,显宗虽然依中观理论承认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但并没有像密宗一样,如实抉择光明如来藏的本体;在抉择世俗时,显宗虽然承认万法如幻如梦、现而无自性,但并没有像密宗一样,通达一切显现是五智、五佛身的本体。所以在这方面,显宗不如密宗。
二、“不难”:行为方面不难。密宗依靠殊胜的直指方法,可将五种妙欲直接转为道用,不舍烦恼的同时证得菩提,地道顿时获得圆满。它不需经历极大苦行,就像国王恩扎布德那样,可以一边享受世间的欲妙,一边通达心的本性。这跟汉地禅宗非常相似。
三、“方便多”:修行方面具诸多方便。密宗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生圆无二大圆满等许多不共修法,生起次第又分有相、无相之别,圆满次第又有风、脉、明点的观修方法,同时,上师们的窍诀开示也不胜枚举。这些方便方法,在显宗经论中并不明显,只是以隐藏方式叙述的。
四、“为利根”:根基方面是利根。“根”分为涅槃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其中最根本的是信根。如果对上师和密法有强烈信心,弟子当下即可开悟,这类现象在密宗历史上非常多。
(2)密宗与显宗相同之处:二者在究竟成佛的目标上没有差别,都承认通过最初发菩提心、中间积累二大资粮,最后能现前色身与法身双运的佛果。在见解、修行、行为、根基方面,密宗确实超胜于显宗。
密宗在抉择胜义时,如实地抉择了光明如来藏的本体;在抉择世俗时,显宗承认万法如梦幻泡影、无有自性,密宗通达了一切万法显现的是五智、五佛身的本体;密宗依靠殊胜的直指方法,可将五种妙欲直接转为道用,不舍烦恼的同时证得菩提,地道顿时获得圆满。不需经历极大的苦行;修行方面具有多种不共修法;根基方面是利根,如果对上师和密法有强烈信心,弟子当下即可开悟。

第9题:

为什么说发大心利他的话,自己也很容易成就?你对此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1)如印光大师言:“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行善根之的能比喻也。”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也说:“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
2)发菩提心,我执明显减少,而且能对治我执。而且发心做事情,也变得很顺利,甚至以往关系不好或一般的,也很神奇都对你很友好……

第10题:

请以比喻说明,出家人与施主之间应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否则会有哪些过患?对此你有何深刻体会?


正确答案: 作为一个出家人,外出化缘乞食时,应像蜜蜂采蜜而不恋花一样,取得所需的食物之后,对施主应视为素昧平生,与他们淡然相处。
如果一个凡夫出家人,长期与固定的施主来往,贪执习气难免增长,结果施主把上师执为己有、上师把施主执为己有,对双方都是一场灾祸。彼此互相舍弃、制造违缘、争斗诋毁的情况会经常发生,甚至僧人因与施主经常交往,最后会还俗成家,堕入世俗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