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什么事物能逃离无常之网?了知这一点后,你有何打算?

题目
问答题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什么事物能逃离无常之网?了知这一点后,你有何打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在死亡时会经历哪些痛苦?明白这些道理,对你有什么帮助?今后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 (一)死亡时的痛苦:(可随个人情况做删减)人到了临终之时,躺在病床上不能起身,见到饮食无动于衷,面对美景视若无睹,他们因遭受死亡的摧残,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即使以往再有胆识、再有力量,如今也已消失殆尽。等候在他们前面的,唯有迷乱显现。死亡大限来临之际,即使亲友在四周团团围绕,也不可能延缓自己的死期,此时气息分解的痛苦,唯有自己一人感受。《入行论》亦云:“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无量寿经》所形容的:“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死亡来临时,若是一个相信因果的人,忆及往日所造的恶业,定会痛心疾首,想到恶趣的苦难,又会异常恐惧。死亡这么突然地到来,令人措手不及,正如《地藏经》所云:“无常大鬼,不期而到。”想到来世的诸般痛苦,许多人只有在悔恨不已中,撒手人寰、往赴中阴。
尤其是罪孽深重的人,在弥留之际,忆起以前所造的罪业,此时一定害怕堕落恶趣。回想自己在自由自在时,没有修持对临终有利的正法,真是追悔莫及,禁不住手抓胸口,结果就在胸前留下深深的指印中完结了一生。当他们奄奄一息时,恶趣的使者就已来到面前了,在他的迷乱显现中,会看到牛头马面等阎罗卒,所有景象十分恐怖,一切感受都唯生痛苦。此时身体的四大内收,呼吸窘迫,上气不接下气,肢体颤抖,意识迷乱,白眼上翻、直直不动,这时候说明他已离开了人间。
(二)对我的帮助:了知一旦死亡来临,除了正法以外,再没有其他可仰仗的对象了。当我面临死亡的到来时,若有修行的境界,一旦四大隐没、迷乱显现时,会意念起密法的中阴窍诀,很清楚四大隐没、意识融入的整个过程。由于生前对此已了解过、准备过,故当这些迷乱现象一一呈现时,就能把握住机会,获得解脱。
(三)今后打算:
(1)去除贪着:在活着的时候,会尽量行持善法,不要去贪著毫无用处的亲友、地位、财产。
(2)铭记窍诀:铭记善知识所讲授的中阴窍诀,若能如此,一旦死亡的各种景象出现,就可以一一认识,并行持相应的修法了。
(3)集资净障:《杂阿含经》中讲:“老死之所坏,身及所受灭,唯有惠施福,为随己资粮。”衰老和死亡,定将毁坏我们的身体及所感受的一切,死时什么都带不走,唯有布施等功德才能相伴左右,成为前往后世的资粮。故我打算在有生之年,一定尽最大的努力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猛力忏悔往昔所造罪业。

第2题:

有些人说:“佛教和其他宗教没什么两样,都是行善的。”对此观点你怎么认为?为什么?你身边若有持这种论调的人,你打算如何帮助他?


正确答案: 从行善的角度来讲,一些宗教是有做慈善、建医院,这些都很好,我们也不反对。但如果因为有一部分慈善,就认为自他见解完全一致,这是不合理的。包括在藏地,麦彭仁波切说过,苯教与佛教历来有一些冲突,二在见解上有天壤之别,不应混淆不清。比如,苯教转经轮是逆时针,转神山也是逆时针;而我们佛教认为,逆时针转一遍,有全部毁坏的过失,平时看到电动转经轮在逆转,赶紧会去纠正过来。假如因二者有些许相同之处,就认为它们的见修行果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冲突矛盾,对此理应值得观察。
我们作为佛教徒,见解不能跟外道混为一体,但也不要看见他们就怒目相向,甚至掉头就走。他们毕竟也是众生,我们发了菩提心,就应当对天下众生一视同仁,只不过见解不能模棱两可,觉得学这个也可以、学那个也可以。有些人认为佛教与外道没什么两样,于劝许多佛教徒彻底放下佛教,加入外道的教堂或者学会。这一点我们完全不赞同。皈依三宝的功德是什么样的?舍弃佛法的过失又是如何?每个人应该心中有数。

第3题:

什么样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扪心自问,你自己是不是?假如你身边有许多相似的佛教徒,你打算如何正确引导他们?


正确答案:真实的佛教徒,是真正认识到生死轮回皆无实义,六道犹如火宅、罗刹洲、剑叶林般可怕,为求自他解脱而趋入佛门,此为真实的佛教徒或者入道者。扪心自问,自己曾经并不算是真实的佛教徒,但如今似乎已经趋入真实之列,上师知!因缘俱足,应让他们趋入正法,长期闻思修行,依善知识的教导而行持,改变相续,真正生起出离心。

第4题:

为什么说佛陀在转法轮的过程中,无常法一直贯彻始终?了解这一点,对你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噶当派的教言中说:佛陀最初在鹿野苑转谛法轮时,无常、苦、空、无我四谛中,第一个就是无常。佛陀转完三转法转,最后要示现涅槃时,先宣讲了一部《涅槃经》,之后说:“诸比丘,一切皆由因缘而生。”同时解开上般的袈裟,让弟子观看如来身相,并教诲道:“如来出世犹如昙花现世,你们以后要常观一切万法皆为无常。”说完之后,前往萨拉双树中间,以吉祥卧示现涅槃。《阿含经》中也记载,佛陀要接近涅槃时,跟弟子们说:“诸比丘,世间无一法可依靠,应当舍弃世间,寻求不生不灭、不病不死、无有恩爱别离的寂灭涅槃,汝等应常念无常迁变之涅槃,汝等应常念无常迁变之理。”因此,佛陀的最后遗嘱,就是让我们长期忆念无常迁变之理,这也是佛法的最深教义。

第5题:

禅修为什么需要良好的环境?为此你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 外境对心识的作用非常大,《学集论》云:“若除外境扰,心寂不动摇。”倘若没有外境的干扰,心便会寂然不动,所以我们应首先舍弃俗世的愦闹而使身寂静。假如身体得以寂静,心也会从分别妄念中解脱出来。

第6题:

为什么说今生是决定永善或永恶的关键?明白此理后,你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如果今生没有依靠人身得到坚固地(佛果),来世很难再获得这机样的人身,一旦转生于恶趣中,到时根本没有正法光明,对取舍之处也懵然不懂,则很难从恶趣中出来,只会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深渊,故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百般努力。

第7题:

什么是高际必堕?你身边有这样的事例吗?明白地位的无常后,你应当追求什么?


正确答案: 高际必堕:高高在上的地位、英勇无比的军队也都不会长存。
如上海原市委书记陈良宇,2008年因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判处18年有期徒刑。09年5月23号,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跳崖自杀,据说他自杀是迫于道德拷问和法律追究的双重压力。还有台湾的陈水扁,当了八年国民总统,如今也因涉嫌贪污、洗黑钱等重罪,而被法院羁押受审。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修行人而言,要追求的是无衰无退、人天应供、圆满正等觉的佛果,这是最根本、最究竟的目标,而有衰损的地位、财富、权势,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第8题:

什么叫做上师的慈悲?这与你自己的理解有何出入?明白这一点,对你有哪些帮助?


正确答案: 观察上师是否具有慈悲,要看他所讲的法是否与经论吻合,如果不相一致,则可能怀有私人的目的,但若依照佛陀的意趣传授佛法,这就是上师的慈悲,除此之外没有更殊胜的大悲心了。

第9题:

我们死的时候,什么东西能带走?对此你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 “善恶之报,如影随行”,“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舍弃对今世亲友、财产、名利的执著,在有生之年尽量地行善断恶。

第10题:

法王如意宝在《无常道歌》中说:“若能观想一切内外法,乃为指示寿命无常书。”关于这一点,你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假如以智慧观察内外诸法,就会发现无论是外境的春夏秋冬,还是身边的亲友住宅,都是指示寿命无常的善知识。包括我们菩提学会的道友,刚开始有哪些人,后来离开了多少,如今又新加入一些,这部分人还是会变的...所以从我们周围的事物上,也很容易看到无常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