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敦巴尊者认为令菩提心圆满生起、圆满受持的方法是什么?知道了这个方法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题目
问答题
仲敦巴尊者认为令菩提心圆满生起、圆满受持的方法是什么?知道了这个方法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u 你认为这个行业未来十年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应对这些问题?


正确答案:
              

第2题:

u 你目前的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正确答案:
           

第3题:

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正确答案: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

第4题:

对上师最好的供养是什么?为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正确答案: 法供养。因为上师传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所有的众生获得快乐,而获得快乐的唯一方法,就是佛法!如果你作法供养的话,当下就能令上师很高兴,以后也不会有各种说法和伤害。

第5题:

有些人认为,圆满布施度就是要消除所有众生的贫困,所以需要赚大钱来达到这个目的。对此你怎么看待?


正确答案: 这种想法不正确。在《百业经》中可以看到,佛在世时也有很多的穷人,虽然佛陀六度万行皆已圆满,但穷人依然存在,这正说明了圆满布施度是从内心上安立,而不是将外在的贫困者全部遣除。佛陀说过:一切功德皆是由心所生,如是内心愿意将自己所有的财产、身心性命、功德善果,毫无保留地施舍给众生,生起这种无伪的意乐,就圆满了布施波罗蜜多。在《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中说:“将自己的一切施舍众生,此无伪舍心名布施波罗蜜。”所以圆满布施度并不是从外面物质上安立的,而应该是从内心上安立。

第6题:

u 你认为你的管理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7题:

你认为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平时你是怎样备课的?


答案:
解析: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 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 最终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 就必须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首先“研读”是备课的必要 前提;其次“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再次“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最后“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

第8题:

? 你目前的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正确答案:
            

第9题:

《大圆满前行》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是否只是前行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共同外加行、不共内加行,以及教言的支分——捷径往生法。此引导文圆满包含了释尊八万四千法门的精要,从理论和实修相结合的角度讲,也囊括了两位全知所传下来的论典——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和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比如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很多道友也都学过,华智仁波切在《窍诀金钥》中赞叹道:“如来诸宗无谬具,如此善说前未有。”它圆满具足佛教各宗各派的无谬教言,如此善妙的论典,在人类历史上旷古绝今、前所未有。他还说:“九乘佛皆居此。”所有九乘次第的佛法都居于《心性休息》中。而这些论典的窍诀精要,全部汇集于《大圆满前行》中。故本论是一切佛法的精要、一切佛法的总纲,依靠它,今生就能获得圆满正觉佛果。所以不要以为“这个法是前行啊,不一定殊胜”,实际上它具足一切圆满的教言,既可以算是前行,也可以算是正行。

第10题:

什么叫五种他圆满?请大致作个解释。为什么叫“他”圆满?对照自己,你是否具足?


正确答案: 龙猛菩萨云:“如来出世与说法,佛法住佛入圣教,为利他故心悲愍。”所谓的五种他圆满,即如来出世、佛陀说法、佛法住世、自入圣教、师已摄受。
如果转生于暗劫,而未生在佛陀出世的光明劫,那连上师三宝、四谛十二缘起等殊胜法语的名称也听不到。而今我们值遇佛陀出世的贤劫,所以为导师殊胜圆满,即如来出世。尽管佛陀已现身于世,但若没有宣讲正法,我们众生也得不到收益。而如今佛陀已循序渐进转了三次法轮,因此佛教正法圆满,即佛已说法。虽然佛陀转了三次法轮,但佛法如果已经隐没,果期、教期、形象期全部圆满了,对众生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不像学校虽然摄受学生,但若学校已经关闭,孩子也得不到任何利益。而今佛法住世期尚未完结,所以时间圆满,或叫佛法住世。虽然佛法出世,并宣说佛法,佛法没有隐没,但假设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也无济于事。而如今我们已步入佛门,并最后都能懂得佛法意义,这不是自之缘分圆满,或者叫自入圣教。即便已具足前四种因缘,但若仅是形象上的皈依,没有被善知识所摄受,那对正法的真理也将一无所知。而今我们已承蒙善知识慈悲摄受,所以为殊胜悲心圆满,也叫殊胜善知识摄受。
因为观待他缘而具足修学正法的条件,故叫“他”圆满。
观待自己,已圆满具足,故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