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西太平洋副高中心附近的天气是:()

题目
单选题
通常西太平洋副高中心附近的天气是:()
A

晴朗、炎热、微风

B

多浓雾或毛毛雨

C

多雷雨和大风

D

晴朗、大风、少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的天气特点和移动规律。


正确答案:天气特点:
东侧:干旱天气
南侧:通常为晴好天气,多台风、东风波等热带天气系统活动。
西、北侧:多锋面、气旋活动,阴雨天气 高压内部:下沉气流,干旱炎热
移动规律:
冬→夏  位臵北移西伸,强度增强,速度慢,持续时间长。
夏→冬  位臵南辙东退,强度减弱,速度慢,持续时间短。

第2题:

叙述副热带高压的定义以及西太平洋副高不同部位的天气特征。


正确答案: 出现于对流层中下层,位于大洋上的暖性高压按惯例称为副热带高压。
西太平洋高压的不同部位,因结构的不同,天气也不相同。在脊线附近,为下沉气流,多晴朗少云的天气;又因气压梯度较小,风力微弱,天气则更为炎热。
西太平洋高压脊的北侧与西风带副热带锋区相邻,多气旋和锋面活动,上升运动强,多阴雨天气。脊的南侧为东风气流,当其中无气旋性环流时,一般天气晴好;但当有东风波、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活动时,则常出现云、雨、雷暴,有时有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第3题:

通常西太平洋副高中心附近的天气是:()

A、晴朗、大风、少云

B、多雷雨和大风

C、晴朗、炎热、微风

D、多浓雾或毛毛雨


参考答案:C

第4题:

试论述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东部天气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西太平洋副高是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最大的一个天气系统。在它控制下将产生干旱、炎热、无风天气。它还通过与周围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其他类型天气。因而它的位置、强度的变化对我国东部的雨季、旱涝以及台风路径等产生重大影响。西太平洋副高是向我国输送水汽的重要天气系统。其北侧是北上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冷气流相交绥的地带,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频繁,常常形成大范围阴雨和暴雨天气,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降水带。这个降水带也随副高的移动规律作季节性移动。每年2-5月,雨带位于华南,6月进入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7月移到黄河流域,8月移到华北东北地带,9月起降水带开始南移。这是一般规律。

第5题:

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有何规律?


正确答案:西太平洋副高是太平洋副高夏季位于西太平洋的一个分中心,常呈椭圆形;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位置存在多年变化,有时偏东南,有时偏西北; 西太平洋副高季节性活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从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动,强度增大;自夏到冬则向南偏东移动,强度减弱;南北移动不均匀,表现出稳定少动、缓慢移动和跳跃移动三种形式,且存在进中有退、退中有进的南北振荡现象;同时,北进过程时间长、移速慢,南退过程时间短、移速快;西太平洋副高具有非季节性的中短期变动,主要表现为半个月左右的的偏强或偏弱,及一周左右的西伸东退、北进南退的周期变化;中短期变动多是受副高四周天气系统活动的影响而引起。

第6题:

叙述西太平洋副高活动一般规律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性活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从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动,强度增强;北进过程持续时间较久,移动速度较缓,而南退过程经历的时间较短、移动速度较快;西太平洋副高还有非季节性的中短期变动,主要表现为半个月左右的副高偏强或偏弱趋势及一周左右的副高西伸东退、北进南缩的周期变化。
②西太平洋副高是对我国夏季天气系统最大的一个天气系统,在它控制下将产生干旱、炎热、无风天气。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强度的变化对我国东部的雨季、旱涝以及台风路径等产生重大影响,其位置和强度关系着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向大陆输送水汽的路径和数量,还影响着西南气流输送水汽的状况;西太平洋副高北侧是北上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冷气流相交汇的地带,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频繁,常形成大范围阴雨和暴雨天气,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降水带。

第7题:

西太平洋副高属()高压,高压内部一般是()气流占优势,为下沉气流区。


正确答案:动力性;辐散

第8题:

天气预报中常提到高气压中心,在该中心附近一般都是什么天气?( )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风雪天气

D.干旱天气


正确答案:A

第9题:

什么是副高?怎样形成的?其结构如何?受其控制地区的天气如何?


正确答案:副热带高压:即副热带高压带受海陆沿纬圈分布的影响,断裂成的高压单体,简称副高。
形成:副高是由中纬和低纬环流在对流层中上层辐合聚积而成,常呈椭圆形,长轴大致同纬线平行,属暖性动力系统,常年存在于海洋,夏季可出现大陆高原上空(青藏高压和墨西哥高压)。
结构:600-100hPa层以辐合为主,600hPa层以下以辐散为主,整层空气辐合大于辐散;对流层中下层,高压中心与高温中心不重合,高压中心位置随高度向暖区偏移,下层暖中心夏季偏向高压脊线北侧冬季偏向高压脊线南侧;对流层中上层,高压中心与暖中心基本重合。
副高内温度水平梯度较小,边缘特别是北部和西北部边缘温度水平梯度明显增大;
副高范围内盛行下沉气流,低层普遍形成逆温层,尤其东部逆温层较厚较低;逆温层以上空气干燥,以下空气潮湿。天气:副高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少云、微风天气为主;北、西北部边缘:与西风带相交绥,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水汽较丰富,多阴雨天气;南侧:盛行东风气流,晴朗少云,低层潮湿、闷热,气旋与东风波活动时可产生大范围暴雨和雷阵雨及大风天气;东部:冷平流且多下沉气流,逆温层低而厚,产生少云、干燥和多雾天气。

第10题:

试述北太平洋副高控制下的天气情况及其移动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正确答案: 北太平洋副高存在着季节性南北移动,西伸和东缩。冬季副高强度较弱,位置偏南,范围也小。
(1)从2月中旬至3月下旬,副高脊线由北纬13°缓慢北移到北纬15°附近,脊端也靠近东经120°。这时,可以造成华南低温阴雨天气或霜冻天气。
(2)4-6月,太平洋高压逐渐加强,脊线明显地向北移到北纬20°以南。这时,可以造成华南前汛期。
(3)6月中旬或下旬,副高脊线第一次北跳,跳至北纬25—27°,脊端可达到东经120°以西。太平洋高压西北侧的大范围雨区,随之北移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日本一带。这就是该地区的梅雨季节。
(4)7月上、中旬副高脊线第二次北跳,跳至北纬30°附近,其脊端已到东经120°以西。形成黄淮雨季。
(5)7月底至8月初,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35°,其脊端已伸入到整个华中地区。形成华北暴雨。
(6)6、9月上旬,副高脊线第一次回跳,跳到北纬25°附近,这时大范围雨区又退回到黄河流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7)10月上旬副高脊线第二次回跳到北纬20°以南,其脊端显著东撤到东经120°附近。这时,可以造成华南后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