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居住环境,某家庭美化住宅外观及周边环境,从而使附近居民获得好处,这一现象属于:(   )

题目
单选题
为改善居住环境,某家庭美化住宅外观及周边环境,从而使附近居民获得好处,这一现象属于:(   )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消费的外部经济

C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附近的小区居住的几乎都是年轻人,有老人的家庭很少。但是绿柳路附近却有很多专门经营老年用品的商店,并且生意还相当不错。

以下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专门经营老年用品的商店是从绿柳路以外的批发商那里进货

B. 居住在绿柳路附近的老年人虽然不多,但经常互相拜访

C. 绿柳路附近的居民经常要回家探望父母,并为父母购买礼物

D. 绿柳路附近的专门经营老年用品的商店所出售的商品物美价廉


正确答案:C

A项中的“进货”和生意不错没什么关联;B项中的“拜访”不一定要买礼物,买礼物不一定买老年用品,故与题干关联不大;C项和题干关联密切,“经常回家探望父母并购买礼物”会使老年用品商店生意不错;D项即使物美价廉,但是老人很少,生意也不一定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根据《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居住用地是指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B.工业用地是指城市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C.道路广场用地是指城市中道路、广场的建设用地
D.绿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答案:C
解析:
C选项,道路广场用地是指城市中道路、广场的建设用地——道路、广场和公共停车场

第3题:

某社区通过动员社区骨干小组居民,发动居民集体参与,致力于改善家庭对于服刑人员的拒绝和社区居民对于刑满释放人员的歧视和排斥。这一工作方法的类型为( )。

A.小组工作方法

B.社会工作行政

C.直接工作方法

D.间接工作方法

E.环境的改善方法


正确答案:D

参考教材第七章第三节。矫正社会工作的间接方法是指针对矫正对象周围环境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有社区工作方法和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等。其中,社区工作方法包括: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第4题:

住宅摸底表住户基本信息模块中,三居室,租用为某餐馆服务员的集体宿舍,每间摆放4个床位,共住有12人,应为(),住宅内的住户数为(),M204-M214()填写。

  • A、家庭居住,1户,需要
  • B、家庭居住,12户,不需
  • C、集体居住,1户,不需
  • D、集体居住,12户,不需

正确答案:D

第5题:

修筑道路穿过居住区,会改善居民区对外的交通,最终会提高该居住小区的住宅价格。 ( )


答案:错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概述。修筑道路对居住小区的最终影响,还要看受影响住宅小区离该道路的远近以及该道路的性质等。参见教材P120。

第6题:

所谓家庭财产保险,是面向城乡居民家庭并以( )为保险对象的保险,他属于火灾保险范畴

A.其住宅

B.存放在固定场所的物质财产

C.其住宅及家庭成员的权利

D.其住宅及存放在固定场所的物质财产


参考答案:D

第7题:

从周边环境与居住舒适度的角度出发,下图所示的城市规划模式中,最合理的是( )。




答案:D
解析:
A、B、C三个选项中,无论哪一种都有盛行风从工业区吹向生活区,且由于 防护带并没有将工业区与生活区隔开,所以均不合理。只有D项中,盛行风是从生活区吹向 工业区的,且有防护带隔离,所以选D。

第8题:

住宅小区由()构成。

A.居民

B.居住面积

C.居住设施

D.居住环境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下列属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有( )。

A.居民住宅
B.医疗卫生
C.文化体育
D.商业金融
E.居住.商业.工业混杂的区域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噪声标准。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选项DE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

第10题:

住宅摸底表住户基本信息模块中,三居室,有1个普通住户并请有1名住家保姆,应为(),住宅内的住户数为(),M204-M214()填写。

  • A、家庭居住,2户,不需
  • B、家庭居住,2户,需要
  • C、集体居住,2户,不需
  • D、家庭居住,1户,需要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