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采用化学改良土填筑时,用()作为控制指标。

题目
单选题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采用化学改良土填筑时,用()作为控制指标。
A

地基系数K30和动态变形模量Evd

B

压实系数K和地基系数K30

C

压实系数K和动态变形模量Evd

D

压实系数K和7天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采用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时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cm,采用砂类土时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cm。


正确答案:40;30

第2题:

路基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当采用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cm。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

  • A、20
  • B、30
  • C、40
  • D、50

正确答案:B

第3题:

桥路过渡段填筑,《验标》规定,基床表层、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的填筑压实质量检验,施工单位每个桥台每检测层检查()点;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20%进行平行检验,但至少()次。


本题答案:2;1

第4题:

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控制。采用K30(或Ev2)、()和Evd三项指标。

  • A、K
  • B、n
  • C、Ev2

正确答案:B

第5题:

简述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碾压方式、顺序及相关要求。


正确答案: 碾压时,应采用“先静电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第6题: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其中改良细粒土采用()和()两项指标,()、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采用()和()两项指标。


正确答案:K30;K;砂类土;K30;n

第7题:

()可用水泥或石灰改良土进行填筑。

  • A、路堤下部及基床表层
  • B、路堤上部及基床表层
  • C、路堤下部及基床底层
  • D、路堤上部及基床底层

正确答案:C

第8题:

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下列哪些选项符合铁路路基基床填料的选用要求?(  )

A、Ⅰ级铁路的基床底层填料应选用A、B组填料,否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B、Ⅱ级铁路的基床底层填料应选用A、B组填料,若选用C组填料时,其塑性指数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1%。否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C、基床表层选用砾石类土作为填料时,应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作为压实控制指标
D、基床表层选用改良土作为填料时,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作为压实控制指标

答案:A,C,D
解析:
A项,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16)第6.2.2条第1款规定,Ⅰ级铁路的基床底层填料应选用A、B组填料,否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B项,根据第6.2.2条第2款规定,Ⅱ级铁路的基床底层填料应选用A、B、C组填料,若选用C组填料时,其塑性指数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2%。否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CD两项,根据第6.2.3条规定,基床表层选用砾石类土作为填料时,应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作为压实控制指标,基床表层选用改良土作为填料时,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作为压实控制指标。

第9题:

基床底层填筑采用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cm。

  • A、30
  • B、40
  • C、50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分层填筑()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采用碎石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


正确答案:厚度;40c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