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前应对锚垫板后的混凝土密实性进行检查,并将锚垫板处的灰浆清理干净。梁体有影响承载力的缺陷应事先修补,修补材料的强度(

题目
单选题
张拉前应对锚垫板后的混凝土密实性进行检查,并将锚垫板处的灰浆清理干净。梁体有影响承载力的缺陷应事先修补,修补材料的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张拉。
A

比原设计降低一等级

B

比原设计提高一等级

C

和原设计一样

D

C5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预应力钢筋在穿束前应确认( )、孔道畅通、无积水。
A、锚垫板位置准确
B、钢筋束数量
C、混凝土强度
D、锚固筋位置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后张预应力材料。穿束前应确认:锚垫板位置准确、孔道畅通、无积水。参见教材P38。

第2题: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浇筑时,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应符合的要求有( )。

A.浇筑混凝土时,应保持锚塞.锚圈和垫板位置的稳固
B.在混凝土浇筑和预应力钢筋张拉前,锚具的所有支承表面(如垫板)应加以清洗
C.拌和后超过35min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D.为避免孔道变形,不允许振捣器触及套管。
E.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尚未达到18~20MPa时,不得拆除模板。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工程上部构造施工质量监理。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应符合下列要求:1)浇筑混凝土时,应保持锚塞、锚圈和垫板位置的稳固;2)在混凝土浇筑和预应力钢筋张拉前,锚具的所有支承表面(如垫板)应加以清洗;3)拌和后超过45min的混凝土不得使用;4)简支梁梁体混凝土应水平分层,一次浇筑完成。箱形梁梁体混凝土,应尽可能一次浇筑完成,梁体较高时,若分二次或三次浇筑完成,第一次浇筑应浇至底板承托顶部以上30cm,而后按腹板、顶板、翼板的次序浇筑;5)为避免孔道变形,不允许振捣器触及套管;6)梁式空心板端部锚固区及预制构件,为了保证混凝土密实,应当使用外部振捣器加强振捣,且集料尺寸不要超过两根钢筋或预埋件间距的一半;7)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尚未达到15~20MPa时,不得拆除模板;8)混凝土养生时,对为预应力钢束所留的孔道应加以保护,严禁将水和其他物质灌入孔道,并防止金属管生锈。

第3题:

()构件的预应力是通过锚具经垫板传递给混凝土的。

A、先张法

B、超张法

C、后张法

D、欠张法


参考答案:C

第4题:

所有锚杆都必须安装垫板,当锚杆不垂直岩面时可用垫板调整,垫板密贴岩面,锚杆安装后外露长度不得超过100mm。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下列关于锚具、连接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预应力的要求
B、锚垫板应设置足够的螺旋钢筋或网状分布钢筋
C、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不能用于较低强度的预应力筋
D、用于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

答案:C
解析:
2020/2019教材P53
(3)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或连接器),也可以用于较低强度的预应力筋。

第6题:

24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屋架下弦杆端节点如图3所示,采用C60混凝土,预应力钢筋用2束4φ1×7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σcon=l302N/mm2。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5-16题
若锚具的直径为120mm,锚具下垫板厚20mm,局部受压面积按预压力沿锚具边缘在垫板中按45°扩散的面积计算,并近似以两实线所围的矩形面积代替两个圆面积。则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提高系数βl为?(  )

A、1、219
B、1、323
C、1、0
D、1、181

答案:B
解析:

第7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关于预应力锚杆的张拉与锁定,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B)锚杆宜张拉至设计荷载的0.9~1.0倍后,再按设计要求锁定
(C)锚杆张拉锁定值宜取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0.50~0.65倍
(D)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锚杆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0.75倍


答案:A,B
解析:

第8题:

某高速公路段上有一座主跨为2m×30m预应力混凝土T形截面简支梁桥,采用预制吊装,后张法施工。
在现场施工中,当T形截面简支梁构件达到规定强度时,进行张拉。张拉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也满足规范要求,但张拉完成后发现有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的现象。
问题:
(1)试分析该桥T形梁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象的原因。
(2)出现了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象后,现场应如何处理
(3)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防止锚头下锚板处的混凝土变形开裂


答案:
解析:
(1)该桥T形梁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通常锚板附近钢筋布置很密,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混凝土疏松或仅有砂浆,以致该处混凝土强度低。
2)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区面积不够、锚板或锚垫板设计厚度不够,受力后变形过大。
(2)处理方法:
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黑钻押题---niutk.com 考 试 软 件 niutk.com 考前更新然后增加钢筋并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将锚下垫板加大加厚,使承压面扩大。
(3)采取如下措施可以预防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1)锚板、锚垫板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锚垫板下应布置足够的钢筋,以使钢筋混凝土足以承受因张拉预应力索而产生的压应力和主拉应力。
2)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在锚头区的混凝土质量,因在该处往往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粗骨料不易进入,而只有砂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第9题:

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结构形式为:5×20+3×36+5×20m。下部结构为桩基础,桩径1.5m,桩长30m。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砼,泵送混凝土。在预制场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生;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
事件2:预应力张拉时部分主梁锚板处混凝土出现变形开裂现象,项目经理部经研究提出的现场处理方法如下:
(1)清除锚下损坏混凝土,采用与主梁相同配比混凝土修补;
(2)重新安设相同规格锚垫板,待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张拉。
但张拉时仍然出现变形开裂情况,监理工程师指出了项目经理部现场处理方法的不足,并提出整改要求。
【问题】
1.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2.上述事件1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3.改正事件2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场处理方法中的不妥之处。


答案:
解析:
  1.不正确。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砂轮切割机)下料(1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张拉应力和伸长值两项指标(2分),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作为校核)。(1分)
  2.不能,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2分)
  3.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然后加筋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将锚下垫板加大加厚,使承压面扩大。

第10题: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螺旋筋的圈内径宜大于锚垫板对角线长度或直径,且螺旋筋的圈内径所围面积与锚垫板端轮廓所围面积之比不应小于()。


正确答案:1.2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