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英明公司将其拥有的某项专利技术出售给科贸公司,该专利技术于2010年3月1日自主研发形成,该专利技

题目
单选题
.2012年6月1日,英明公司将其拥有的某项专利技术出售给科贸公司,该专利技术于2010年3月1日自主研发形成,该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500万元,该专利技术用于生产产品.到出售之日,已计提累计摊销5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50万元,出售取得价款为600万元,应缴纳的营业税等相关税费为30万元,假定该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全部尚未销售。不考虑其他因素,英明公司从持有到出售期间,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万元。
A

170

B

120

C

200

D

1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乙公司在专利有效期限内独占实施甲公司的专利技术,并特别约定乙公司不得擅自改进该专利技术。后乙公司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形下对专利技术做了改进,并对改进技术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公司有权自己实施该专利技术 B.甲公司无权要求分享改进技术 C.乙公司改进技术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D.乙公司改进技术属于违约行为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甲公司于2004年5月10日申请一项汽车轮胎的实用新型的专利,2007年6月1日获得专利权,2008年5月10日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专利独占实施许可合同。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该合同属于技术转让合同
B:该合同的有效期不得超过10年
C:乙公司不得许可第三人实施该专利技术
D:乙公司经甲公司授权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侵犯该专利技术的人

答案:A,C
解析:
《合同法》第342条规定:“技术转让合同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技术秘密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本题中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属于技术转让合同,A项正确。本题中的实用新型专利的有效期为10年,且自2004年5月10日起算,2008年5月10日签订的该专利独占实施许可合同,此时专利的有效期还剩6年,所以,该合同的有效期最长为6年,据此,选项B是错误的。甲公司已经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专利独占实施许可合同,不得再许可第三人实施该专利技术,故选项C是正确的。若发生侵犯该专利权的行为时,独占专利被许可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无须经甲公司授权,故选项D是错误的。

第3题:

审验丙公司的专利技术出资时,注册会计师无须实施的审验程序是( )。

A.索取丙公司的专利技术证书,以证实该专利技术出资前属于丙公司

B.检查出资时该专利技术是否以整体作价

C.检查U公司(筹)与其各出资者签署的财产权转移手续承诺函中是否包括了对该专利技术转移手续的承诺

D.检查丙公司是否将该专利技术的相关资料移交给u公司(筹),并检查国家有关部门对该项专利技术的鉴证结论


正确答案:D
解析:对于专利技术的检查,无须检查D中所述的“国家有关部门对该项专利技术的鉴证结论”,除非有迹象表明鉴证结论不真实。

第4题:

2×16年1月1日,英明公司将一项专利技术出租给科贸公司,租期为5年,每年租金为60万元,英明公司在出租期内,不再使用该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是英明公司于2×13年7月1日购入,入账价值为128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无残值。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英明公司2×16年该专利技术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为()万元。

A.44
B.57
C.128
D.73

答案:A
解析:
英明公司2×16年该专利技术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60-128/8=44(万元)。

第5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发生的与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5月10日,自行研发某项行政管理非专利技术,截至5月3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研发费用50000元,相关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经测试该项研发活动完成了研究阶段。
(2)6月1日,该项研发活动进入开发阶段,该阶段发生研发人员薪酬500000元,支付其他研发费用100000元,取得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3000元,全部符合资本化条件。
(3)9月5日,该项研发活动结束,经测试达到预定技术标准,形成一项非专利技术并投入使用,该项非专利技术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4)12月1日,将上述非专利技术出租给乙公司,双方约定的转让期限为2年,月末,甲公司收取当月租金收入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200元,款项存入银行。
根据资料(1)至(3),甲公司自行研发非专利技术的入账金额是( )元。

A.663000
B.650000
C.613000
D.600000

答案:D
解析:
甲公司自行研发非专利技术的入账金额=500000+100000=600000(元)。

第6题:

甲公司于2005 年5 月10 日申请一项饮料配方的发明,2009 年6 月1 日获得专利权, 2011 年5 月11 日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专利独占实施许可合同。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该合同属于技术转让合同

B.该合同的有效期不得超过14 年

C.乙公司不得许可第三人实施该专利技术

D.乙公司可以起诉侵犯该专利技术的人


正确答案:ABCD
【答案】A、B、C、D
【详解】《合同法》第342条规定,技术转让合同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技术秘密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故A项的说法正确。
《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目起计算。本题中,甲公司关于该饮料配方的发明专利有效期到2025年5月10日止,根据《合同法》第344条的规定,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只在该专利权的存续期间内有效。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专利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签订于2011年5月11日,故本题中的该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有效期不得超过14年,选项B说法正确。
《专利法》第346条规定,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受让人应当按照约定实施专利,不得许可约定以外的第三人实施该专利。故C项的说法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l条规定:“根据专利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前责令被申请人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申请。提出申请的利害关系人,包括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专利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被许可人中,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专利权人不申请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虽然这是对《专利法》第61条的解释,但既然享有诉前申请权的利害关系人包括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该被许可人也自然享有提起诉讼的权利。从该司法解释可以推定,独占实施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排他实施许可的被许可人在专利权人不起诉的情况下,可以提起诉讼。由此可知,乙公司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起诉,D项说法正确。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相关考点梳理】无

第7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乙公司在专利有效期限内独占实施甲公司的专利技术,并特别约定乙公司不得擅自改进该专利技术。后乙公司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形下对专利技术做了改进,并对改进技术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公司有权自己实施该专利技术
B:甲公司无权要求分享改进技术
C:乙公司改进技术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D:乙公司改进技术属于违约行为

答案:B
解析:
【考点】技术转让合同【详解】《合同法》第343条规定:“技术转让合同可以约定让与人和受让人实施专利或者使用技术秘密的范围,但不得限制技术竞争和技术发展。”据此,甲公司与乙公司的约定无效,乙公司有权改进技术,所以,选项C、D错误。《合同法》第35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按照互利的原则,在技术转让合同中约定实施专利、使用技术秘密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的分享办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一方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其他各方无权分享。”本题中,甲公司与乙公司对改进的技术成果的分享办法未作约定,甲公司无权分享乙公司改进技术。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8题:

甲公司为何将专利技术出让给唐某?该专利技术转让合同成立后,对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效力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因唐某享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的权利。不影响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效力,甲公司的权利义务由唐某承受。

第9题:

2020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让渡给乙公司,租期为5年,每年租金为80万元,甲公司在出租期内,不再使用该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是其于2017年6月1日购入,初始入账价值为3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无残值。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专利技术影响甲公司2020年的营业利润的金额为(  )万元。

A.46
B.80
C.50
D.30

答案:C
解析:
该专利技术影响甲公司2020年的营业利润的金额=80-300/10=50(万元)。

第10题:

2×16年1月1日,A公司将一项专利技术出租给B公司,租期为5年,每年租金为120万元,A公司在租赁期内,不再使用该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是A公司于2×13年7月1日购入,入账价值为128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无残值。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A公司2×16年该专利技术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为(  )万元。

A.104
B.57
C.128
D.73

答案:A
解析:
A公司2×16年该专利技术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120-128/8=104(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