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17世纪西班牙雕塑的流派、地域、代表人物和作品

题目
问答题
简述17世纪西班牙雕塑的流派、地域、代表人物和作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雕塑作品的形象是否具体,雕塑的种类可以分为()。

A、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

B、功能性雕塑和装饰性雕塑

C、圆雕和浮雕

D、主题性雕塑和纪念性雕塑


正确答案:A

第2题:

《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

A.达达主义
B.抽象主义
C.风格派
D.超现实主义

答案:D
解析:
《记忆的永恒》是达利早期超现实主义画风的典型代表。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了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呈现出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参观者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

第3题:

简述法理学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的关联。


参考答案:

法理学理论学说和流派思潮的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需要借助于法理学的历史性的人物作品出现,需要这些人物作品放射出他们的光亮。一部法理学发展史,往往也正是法理学理论学说和流派思潮繁茂生长和兴衰更迭的历史。而这种景况,既是法理学人物作品风起云涌的自然结果,亦是法理学人物作品孕育生长或衰落于其间的环境或语境。所以,研究法理学,不能不认真研究法理学人物作品。


第4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下,国内各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多都设有乐歌课。乐歌课在当时来说,既新鲜又时髦,吸引了不少人为它选曲、写词、配曲,以及投身于乐歌教育工作。1905年以后,随着乐歌课的增多,乐歌活动的声势和范围越来越大,逐步形成了所谓“乐歌运动”,这时期大家所唱的歌,一般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先进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等民主与爱国的思想。乐歌的旋律,大多采自欧美或日本现成的歌曲曲调,也有少量用中国传统乐曲填词的。
主要代表人物是沈心工(1870—1947)和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是中国新音乐的启蒙与开端,开创了近代国民音乐教育之先河。

第5题:

简述罗马巴洛克风格雕塑家贝尼尼作品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贝尼尼的作品在表达激情或宗教狂热时所使用的人体语言更加的复杂,这种“体积”的扭动,夸张的表情,起伏的形体和流畅的线条,便作为华丽的宫廷雕塑以其戏剧性的效果和纪念碑的气势,焕发出强烈的艺术魅力。

第6题:

简述19世纪哲学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

古典主义: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
唯意志主义:叔本华
实证主义:孔德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第7题:

简述现实主义雕塑家罗丹作品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在西方的雕塑史上罗丹被视为继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巨匠,同时他还在雕塑史上充当一个承前启后的角色,是他给辉煌的古典雕塑拉上了帷幕,是他叩响了现代雕塑的大门。

第8题:

简述知识本位课程取向及其主要代表流派及各流派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知识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强调以知识为本位、强调教师向儿童教授学业知识和技能。巴格莱的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施瓦布的结构课程论,费尼克斯的结构课程论。

第9题:

《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

  • A、达达主义
  • B、抽象主义
  • C、风格派
  • D、超现实主义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简述新感觉派的流派特征及其主要作家作品。


正确答案: (1)新感觉派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及其都市性定位;
(2)新感觉派与日本新感觉派的文学联系;
(3)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及创作风格:刘呐鸥《都市风景线》、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施蛰存《梅雨之夕》、《将军的头》等;
(4)新感觉派的文学史地位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