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三农”问题成为农村反贫困的关键
B、城市贫困者主要是下岗失业者、老年人
C、政府通过社会救助来保障城市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
D、政府通过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来解决城市贫困问题
第3题:
论述“逆城市化”的特征及成因?
特征:
1)郊区化快与城市化。逆城市化并非城市化的历史逆转,即不是真的“反城市化”,而只是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导致城市人口不断从中心向郊区转移,使得郊区急速扩张和蔓延。例如美国的城市化水平由64%提高到74%,年均增长0.33%。
2)郊区成为主要的人口聚居区。环境优美而又幽静的郊区已经成为许多中产阶级和富人阶层的首选居住地。
3)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当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大城市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解,转而由中小城市担当起继续城市化的重任。
成因:
1)大城市过度密集造成的负效应。受到规模效益的影响,当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区的人口不断增加之后,一系列的“城市病”便在所难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地价和房价节节攀升、居住的舒适性渐渐降低。因聚集带来的正效应被过度聚集造成的负效益所抵消,甚至超越,于是人们便自发地选择往生活与工作成本相对较低廉的郊区和中小城市迁移。
2)交通技术条件的极大改善显著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尺度。包括家庭小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网的建成和地铁轻轨的发展等,使得人们的出行更方便、更快捷,由此使得城市原有的空间尺度转化为时间尺度—衡量距离远近的不再是路途里程,而是通达时间。这样居住在城郊甚至远郊地区的人们与居住在城市内部的人们并无任何生活和工作上的缺憾;相反,随着产业活动和企业不断前移到城市外围,在郊区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4题:
试述雾的种类及成因
第5题:
试述我国反贫困实践的措施、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第6题:
A、源于我国人口数量多
B、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
C、城市贫困与农村贫困并存
D、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文化贫困并存E与国际贫困问题同步
第7题:
简述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8题:
如何解决城市贫困问题?
救济(货币救济、实物救济、政策救济);以工代赈。
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形势依然很严峻
1、扩大就业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小企业型,增大创业规模;以政府贴息等方式鼓励各种自主创业促进各种群体的劳动就业;建立健全的劳动就业体制,促进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
(2)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区域的、全国的就业网络,为下岗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再就业
2、增加收入
(1)加强教育,增加贫困群体的增收能力,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
(2)完善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提高个人征收所得税的标准,减轻城市低收入水平者的税收负担
(3)企业应提高工资水平,建立职工奖金、补贴制度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贫困群体的负担
(1)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2)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加强宏观调控,抑制物价房价的过快增长
(4)加强教育经费投入,减轻教育负担
第9题:
试述砾岩和角砾岩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第10题:
当前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转型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