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期间,史学家顾颉刚严厉反对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运动。

题目
判断题
在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期间,史学家顾颉刚严厉反对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运动。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五四运动为分水岭,它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

A.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
B.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D.广泛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正确分析】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干扰分析】五四运动之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随后才逐渐传播开来。所以,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故D选项错误。

第2题:

顾颉刚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新红学的代表人物有:

A、蔡元培

B、胡适

C、俞平伯

D、顾颉刚


正确答案:BCD

第4题:

在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期间,史学家顾颉刚严厉反对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运动。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下列学者,()完全否定了传说时代历史的可行性,()认为反映古史的传说中有着真实的内核。

  • A、徐旭生;顾颉刚
  • B、王子今;徐旭生
  • C、顾颉刚;王子今
  • D、顾颉刚;徐旭生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中国史学界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的学者是( )。

A.王国维
B.顾颉刚
C.钱玄同
D.胡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是由顾颉刚先生提出的。1923年2月,顾颉刚在《读书杂志》上发表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正确选项为B。

第7题: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到:“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B、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背道而驰
  •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正确答案:D

第8题:

1933年7月,胡适在芝加哥大学作“中国的文艺复兴”系列演讲时,解释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同之处是( )。


A.具有思想解放意义

B.提倡禁欲主义

C.带有反封建色彩

D.反对宗教神学

答案:A
解析:
同为社会进步运动,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对于打破思想桎梏、解放人民思想起到重要作用。B、D两项是文艺复兴的特点:C项是五四运动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A项。

第9题:

1915年,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历史开始进入现代时期。

  • A、1911
  • B、1919
  • C、1929
  • D、1939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在清华国学院历史发展中以胡适为代表的阶段,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中国主体,世界眼光”的八字方针
  • B、出现了顾颉刚与鲁迅的论战
  • C、提倡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
  • D、出现了“疑古”的思潮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