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的目的是使牛奶中的脂肪球细微化,防止脂肪上浮。

题目
判断题
均质的目的是使牛奶中的脂肪球细微化,防止脂肪上浮。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均质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牛乳的均质化,使脂肪球均匀的分布在乳中防止了脂肪上浮

B、牛乳的均质会引起脂肪迅速的分解,从而产生皂样的酸败气味

C、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先杀菌后均质,脂肪酸败并不增高

D、均质乳不具有新鲜牛乳的芳香气味


正确答案:D

第2题:

牛奶加工均质工艺实际上是降低脂肪球直径,其目的在于防止牛奶在保质期内脂肪上浮。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搅拌的目的是使脂肪球互相聚结而形成(),同时析出()。


参考答案:(奶油粒)(酪乳)

第4题:

引起脂肪上浮因素为:()

  • A、空气的混入
  • B、冷处理
  • C、均质

正确答案:C

第5题:

牛奶过度搅拌会造成()。

  • A、脂肪上浮
  • B、蛋白分解
  • C、微生物上升
  • D、脂肪球膜破坏

正确答案:D

第6题:

乳脂肪球膜具有保存乳浊液稳定的作用,即使脂肪球上浮仍能保持脂肪球的分散状态。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均质后的牛奶乳()直径与母乳相似很容易被婴儿消化吸收。

  • A、脂肪球
  • B、蛋白质球
  • C、维生素

正确答案:A

第8题:

巴氏杀菌乳一般采用二级均质,即第一级均质使用较高的压力(),目的是破碎脂肪球。第二级均质使用低压(),目的是分散已破碎的小脂肪球,防止粘连。


参考答案:(16.7~20.6MPa)(3.4~4.9MPa)

第9题:

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脂肪上浮?


正确答案:成品的脂肪上浮一般出现在生产后几天到几个月内,而且上浮的严重程度与储存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则上浮速度越快,严重时在包装的顶层可达几毫米厚的脂肪。引起脂肪上浮主要是因为原料乳中形成了过多的脂肪酶(脂肪酶耐热性高于蛋白酶),它在经过137℃、4S热处理后,胞外脂肪酶的残留量仍为40%左右,残留的脂肪酶在贮存期间会分解脂肪球膜蛋白,释放出自由脂肪球而导致脂肪的聚合、上浮。

第10题:

脂肪球的上浮速度与脂肪球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