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  )。

题目
不定项题
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  )。
A

密闭产尘设备措施

B

粉尘惰化措施

C

除尘净化措施

D

通风净化措施

E

防静电措施 <br>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B家具厂木材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箱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d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  )。


A.密闭产尘设备

B.粉尘惰化

C.除尘净化

D.通风净化

E.防静电

答案:A,C,D
解析:
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治理措施主要包括:①改革工艺过程;②湿式作业;③密闭、抽风、除尘;④个体防护。粉尘情化不能降低粉尘浓度,但可以防止木粉尘爆炸;防静电也不能降低粉尘浓度。

第2题:

共用题干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箱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粉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环境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答案:A,B,D
解析:
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如医疗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事故善后处理费用,如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价值,如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呼吸性粉尘是指能被吸入人体肺部并滞留于肺泡区的浮游粉尘。空气动力直径小于7.07μm的极细微粉尘,是引起尘肺病的主要粉尘。
在2008版相关教材的粉尘爆炸中有惰化防护措施,对于产生可燃粉尘的生产装置,则可以进行惰化防护,即在生产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使实际氧含量比临界氧含量低20%。E选项不能降低粉尘浓度,只是杜绝粉尘爆炸的点火源,与题意不符合。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有选项C、E,漏电保护装置可以作为直接接触电击基本措施的补充措施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所以选项A也正确。
随含氧量增高,爆炸危险性越大,而选项C说的是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E选项应该是随湿度增高,爆炸危险性减少。
选项A、D明显错误。鉴于法律授权国务院制定专门的事故调查处理行政法规,所以,《安全生产法》没有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作出详细的规定。但是法律确定了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即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针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存在的地方保护、避重就轻、逃脱责任等突出问题,《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五条同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选项C在案例中并不能反映出来。选项D应该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而不是管理的问题。

第3题:

煤矿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值10倍以上20倍以下且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的,比照一般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答案:A,B,C,D
解析:

第5题: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A.医疗费用  
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  
C.事故罚款
D.清理现场费用
E.丧葬及抚恤费用

答案:B
解析: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①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助费用、歇工费用;②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③财产损失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第6题: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

A.尘肺  
B.苯中毒  
C.炭疽  
D.职业性哮喘  
E.甲醛中毒

答案:
解析:

第7题: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 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箱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 d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粉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答案:A,B,D
解析:

第8题: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 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箱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 d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

A.尘肺
B.苯中毒
C.炭疽
D.职业性哮喘
E.甲醛中毒

答案:A
解析:

第9题:

B家具厂木材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箱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d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粉尘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粉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氧含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答案:A,B,C,D
解析:
粉尘爆炸极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粉尘粒度、分散度、湿度、点火源的性质、可燃气含量、氧含量、惰性粉尘和灰分温度等。一般来说,粉尘粒度越细,分散度越高,可燃气体和氧的含量越大,火源强度、初始温度越高,湿度越低,惰性粉尘及灰分越少,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粉尘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

第10题: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 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箱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 d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在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

A.密闭产尘设备措施
B.粉尘惰化措施
C.除尘净化措施
D.通风净化措施
E.防静电措施

答案:A,C,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