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进入缺血缺氧期,机体代偿的表现为()

题目
多选题
休克进入缺血缺氧期,机体代偿的表现为()
A

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

B

小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高

C

小静脉收缩,血压维持不变

D

血液重新分布,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明显

E

血管外液体进入血管内,血容量得到部分补偿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休克早期又称

A.缺血缺氧期

B.淤血缺氧期

C.失代偿期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

E.微循环扩张期


正确答案:A

第2题:

实验课所复制休克模型是休克那一期?()

  • A、缺血缺氧期
  • B、淤血性缺氧期
  • C、休克难治期
  • D、从.缺血缺氧期到淤血性缺氧期
  • E、从缺血缺氧期到休克难治期

正确答案:E

第3题:

休克微循环缺血期机体失血量( )A、<30%B、<20%C、20%~40%D、>40%E、30%~40%

休克微循环缺血期机体失血量( )

A、<30%

B、<20%

C、20%~40%

D、>40%

E、30%~40%


答案:B

第4题:

休克进入缺血缺氧期,机体代偿的表现为()

  • A、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
  • B、小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高
  • C、小静脉收缩,血压维持不变
  • D、血液重新分布,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明显
  • E、血管外液体进入血管内,血容量得到部分补偿

正确答案:A,B,C,E

第5题:

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属于()

  • A、代偿期
  • B、失代偿期
  • C、可逆性失代偿期
  • D、不可逆性失代偿期
  • E、难治期

正确答案:C

第6题:

休克缺血缺氧期的主要损伤是( )。


正确答案:D

第7题: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机体代偿表现有()

  • A、血液重新分配
  • B、血容量得到补充
  • C、微静脉收缩,回心血量↑
  • D、毛细血管床容量↑
  • E、心收缩力↑

正确答案:A,B,C,E

第8题:

休克的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休克的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①自身输血: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肝储血库收缩,减少血管床 容量,可以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这种代偿起到“自身输血”的作用,是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 。 ②组织液返流入血: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毛细血管后阻力,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中,起到 “自我输液”的作用。这是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 。③钠水重吸收增加:RAS 的激活,醛固酮分泌增多 及 ADH 分泌增多,肾对钠水重吸收增加,使有效循环血量增加。④血液重新分布:由于不同器官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 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α 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较高,血管收缩强烈,而脑血管α 受体密度 低,则无明显改变。CA 作用于冠状动脉β 受体使其舒张。这种血流重分布,保证了心、脑主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 此外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及外周阻力增加,减轻了血压的下降程度, 有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所以早期休克的病人血压可正常,神志清楚。

第9题:

休克代偿期代偿意义表现为()、()和()。


正确答案:回心血量增加和动脉血压维持;血液重分布;保证心脑血供

第10题:

休克缺血缺氧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发生机制和代偿意义。


正确答案: (1)微循环血液灌流的变化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2)微循环缺血的机制:主要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以及与儿茶酚胺增多为主的
各种缩血管物质增多有关。即: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增多、2)心肌抑制因子3)其他体液因子也都有促使血管收缩的作用
(3)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1)血液重新分布维持动脉血压:增加回心血量——通过肌性微静脉收缩和肝脾等储血器官收缩,起“自身输血”的作用;组织液反流增加,起“自身输液”的作用。2)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维持心输出量。3)外周阻力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