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征象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征象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措施有哪些?


答案:
解析:
凡有下列表现均应想到有急性骨髓炎的可能:①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②长骨干骺端疼痛剧烈而不愿活动肢体;③该区有一个明显的压痛区;④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⑤早期局部分层穿刺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若抽出混浊液或血性液,涂片检查有脓细胞或细菌,即可确诊。因x线表现出现甚迟,不能以X线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局部分层穿刺具有诊断价值。

第2题:

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肺栓塞宜选用

A.华法林
B.维生素K
C.酚磺乙胺
D.氨甲苯酸
E.链激酶

答案:E
解析: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药主要通过激活纤溶酶而起作用,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深部血栓形成、大的肺栓塞,对形成已久已机化的血栓无效,所以答案为E。

第3题:

早期尸变征象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常见有:肌肉弛缓、超生反应、尸体冷却、尸体僵硬、尸体痉挛、血液沉积(或称为尸斑)、局部干燥、皮革样变、组织自溶、角膜混浊等。

第4题:

何种血清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有特异性?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有特异性的酶是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PK-MB)。它来自破坏的心肌细胞,一般在发病后6小时内出现,24小时达峰值,48h~72h消失。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分别为100%和99%。它的动态改变,升高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对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时间,治疗效果,梗塞的面积的严重性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血肌红蛋白和心脏肌凝蛋白轻链升高,对诊断AMI更有实用价值,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即开始升高。

第5题:

急性心肌梗塞的梗塞性胸痛应与哪些疾病鉴别诊断?如何鉴别?


正确答案: 1.心绞痛:疼痛部位在胸骨上、中与AMI同,但在上腹部压榨与窒息感较AMI轻,常有诱因致发作;疼痛持续时间1min~5min,常频繁发作,硝酸甘油有效;ECG暂时性S-T,T改变,区别于AMI。
2.急性心包炎:尤其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胸疼剧烈;ECG出现广泛性S-T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无异常Q波。
3.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生胸痛、咳血、呼吸困难和休克、紫绀、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ECG,SⅠ、QⅢ、TⅢ。
4.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均有上腹部疼痛,可能伴休克,仔细问病史和查体,ECG和血清酶测定有助鉴别。
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疼痛一开始即达高峰,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血压、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暂时性瘫痪、偏瘫及主动脉关闭不全的表现;食管超声和MRI有助诊断。

第6题:

早期胸部损伤发现有血胸,哪些征象提示存在进行性出血?


答案:
解析:
(1)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
(2)经输血补液后,血压不回升或升高后又迅速下降。
(3)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等重复测定,呈继续降低。
(4)胸膜腔穿刺可因血凝固而抽不出血液,但X线检查显示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
(5)闭式胸膜腔引流后,引流血量每小时超过200mL持续3小时。

第7题:

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应与哪些疾病鉴别诊断?如何鉴别?


正确答案: 1.心绞痛:疼痛部位在胸骨上、中与AMI同,但在上腹部压榨与窒息感较AMI轻,常有诱因致发作;疼痛持续时间1min~5min,常频繁发作,硝酸甘油有效;ECG暂时性ST,T改变,区别于AMI。
2.急性心包炎:尤其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胸疼剧烈;ECG出现广泛性S-T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无异常Q波,无定位改变。
3.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生胸痛、咳血、呼吸困难和休克、紫绀、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ECG示SⅠQⅢTⅢ改变。
4.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均有上腹部疼痛,可能伴休克,仔细问病史和查体,ECG和血清酶测定有助鉴别。
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疼痛一开始即达高峰,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血压、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暂时性瘫痪、偏瘫及主动脉关闭不全的表现;食管超声和MRI有助诊断。

第8题:

患者女性,50岁,胸骨后严重疼痛6小时,心电图V1、V2、V3有宽而深的Q波,相应的导联ST段上抬,应诊断为;( )

A.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B.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C.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D.急性前侧壁心肌梗塞

E.急性前壁局限性梗塞


正确答案:B

第9题:

下列哪些疾病可给予高浓度吸氧()

  • A、心肌梗塞
  • B、肺心病
  • C、急性左心衰
  • D、急性呼吸衰竭
  • E、慢性呼吸衰竭

正确答案:A,C,D

第10题:

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因素易致室壁瘤?有何血液动力学改变?


正确答案: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室壁瘤的80%以上发生在左室前侧壁及心尖的心肌梗塞。此外AMI血压升高者、心瓣膜损伤者、并发心衰者、过早体力活动和激素治疗者易发室壁瘤。室壁瘤面积占左心室总面积20%以上时就会发生血液动力学改变。其表现为心排血量下降,左室舒张终末压增高,继之,左房压及肺毛楔压增高,临床表现为泵衰竭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