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下列关于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的论述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题目
单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下列关于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的论述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A

变刚度调平设计应考虑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地层分布及其相互作用效应

B

变刚度主要指调查上部结构荷载的分布,使之与基桩的支撑刚度相匹配

C

变刚度主要指通过调整桩径、桩长、桩距等改变基桩支撑刚度分布,使之与上部结构荷载相匹配

D

变刚度调平设计的目的是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预制桩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 )及以上方可起吊。

A.70%
B.80%
C.90%
D.10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预制桩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70%及以上方可起吊。

第2题:

关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变刚度调平设计概念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变刚度调平设计可减小差异变形
(B)变刚度调平设计可降低承台内力
(C)变刚度调平设计可不考虑上部结构荷载分布
(D)变刚度调平设计可降低上部结构次内(应)力


答案:A,B,D
解析:

第3题:

以下不考虑承台效应的情况是()

A、按变刚度调平设计的核心筒外围框架柱桩基

B、上部结构刚度较大、体型简单的建筑物桩基

C、对于差异变形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建筑桩基

D、经常承受动荷载作用的桩基


参考答案:D

第4题:

建筑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是指通过调整桩基础的()从而改变基桩支承刚度分布,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的设计方法。()

  • A、桩径
  • B、桩距
  • C、桩长
  • D、成桩工艺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与下列哪些选项有关?
(A) 土的性质 (B)粧入土深度
(C)粧在地面处的水平位移 (D)粧的种类


答案:A,C,D
解析:

第6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2008)下列关于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的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
A.变刚度调平设计应考虑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地层分布及其相互作用效应B.变刚度主要指调查上部结构荷载的分布,使之与基桩的支撑刚度相匹配
C.变刚度主要指通过调整桩径,桩长,桩距等改变基桩支撑刚度分布,使之与上部结构荷载相匹配
D.变刚度调平设计的目的是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


答案:A,C,D
解析:
ACD。该题属于理解题。《建筑桩基规范》3.1.8及条文说明,变刚度调平概念设计旨在减小差异变形、降低承台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内力,以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确保正常使用功能。变刚度设计依据上部荷载的特点,通过调整地基或基桩的竖向支承刚度分布,促使差异沉降减到最小,基础或承台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应力显著降低。

第7题:

关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变刚度调平设计概念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变刚度调平设计可减小差异变形
B.变刚度调平设计可降低承台内力
C.变刚度调平设计可不考虑上部结构荷载分布
D.变刚度调平设计可降低上部结构次内(应)力


答案:A,B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条文说明第3. 1. 8条规定,变刚度调平概念设计旨在减小差异变形、降低承台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内力,以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确保正常使用功能。

第8题:

何谓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其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桩基变刚度调平设计即考虑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和地层分布以及相互作用效应,通过调整桩径、桩长、桩距等改变基桩支承刚度分布,以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的设计方法。其目的在于减小差异变形、降低承台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内力,以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确保正常使用功能。

第9题:

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5.2,二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桩基结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为()。

  • A、C15
  • B、C20
  • C、C25
  • D、C30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按变刚度调平设计时,主裙楼连体建筑,当高层主体建筑采用桩基时,裙房的地基基础可采用()。

  • A、复合地基
  • B、长桩基础
  • C、天然地基
  • D、密桩基础

正确答案:A,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