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17%,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4年2月份有关会计

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17%,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4年2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0元,税款34000元。(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查属于非正常损失。(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委托加工乙产品应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
A

800元

B

4000元

C

4800元

D

5217.39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30%,2007年9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

(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12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5000元。

(2)将甲产品10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800元。

(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300000元,税款51000元。

(4)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100000元,支付加工费15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业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笔业务应计算的销项税额为( )。

A.175085.47元

B.204000元

C.204726.5元

D.204850元


正确答案:C
解析:销售货物同时负责运输属于混合销售行为,以纳增值税为主的纳税人的混合销售行为缴纳增值税,取得的货款和运输费一并作为货物销售额,按照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且运输费应视为含税销售额(1000×1200+5000/(1+17%)×17%=204726.5元。

第2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甲和乙两种产品,增值税税率分别为13%和9%,但两种产品未分开核算,则甲乙两种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A.均为13%

B.均为9%

C.均为11%

D.分别为13%和9%


正确答案:A

第3题:

根据材料回答16~20题: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30%,2011年9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 (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12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5000元。 (2)将甲产品10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800元。 (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300000元,税款51000元。 (4)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100000元,支付加工费15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业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笔业务应计算的销项税额为( )。 A.175085.47元 B.204000元 C.204726.5元 D.204850元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计算。销售货物同时负责运输属于混合销售行为,以纳增值税为主的纳税人的混合销售行为缴纳增值税,取得的货款和运输费一并作为货物销售额,按照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且运输费应视为含税销售额(1000×1200+5000)/(1+17%)×17%=204726.5(元)。

第4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9年8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61538.46元,税款34000元。(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检查属于非正常损失。(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元。
A.103700
B.114193.13
C.77390
D.110599.1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业务(1)销项税额=104090(元)业务(2)销项税额=5200(元)业务(3)(4)进项税额=34000×(1-10%)=30600(元)业务(5)进项税额=10000×13%=1300(元)销项税额合计=104090+5200=109290(元)进项税额合计=30600+1300=31900(元)应纳增值税额=109290-31900=77390(元)。

第5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其下属独立核算的乙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乙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开据普通发票中注明货款36888元,已知甲公司适用增值税率为17%,乙公司征收率为6%,则其应纳增值税为5359.79元。( )


正确答案:×
解析:应为36886/1.06×0.06=2088元。

第6题:

新华企业为生产并销售ABC产品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现有甲、乙、丙三个公司可以为其提供生产所需原材料,其中甲为一般纳税人,且可以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乙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委托税务机关开具增值税税率为3%的发票;丙为个体工商户,目前只能出具普通发票。甲、乙、丙三家公司提供的原材料质量无差别,所提供的每单位原材料的含税价格分别为23400元、21115元和19750元。ABC产品的单位含税售价为29250元,假设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假设新华企业的购货方式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期间费用,从利润最大化角度考虑新华企业应该选择哪家企业作为原材料供应商?


正确答案:

ABC产品的不含税单价=29250÷(1+17%)=25000(元) 每单位ABC产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25000×17%=4250(元)

(1)从甲处购货:

单位成本=23400÷(1+17%)=20000(元)

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20000×17%=3400(元)

应纳增值税=4250-3400=850(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850×(7%+3%)=85(元)

单位产品税后利润=(25000-20000-85)×(1-25%)=3686.25(元)

(2)从乙处购货:

单位成本=21115÷(1+3%)=20500(元)

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20500×3%=615(元)

应纳增值税=4250-615=3635(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3635×(7%+3%)=363.5(元)

单位产品税后利润=(25000-20500-363.5)×(1-25%)=3102.38(元)

(3)从丙处购货:

单位成本=19750元

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0元

应纳增值税=4250(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4250×(7%+3%)=425(元)

单位产品税后利润=(25000-19750-425)×(1-25%)=3618.75(元)

由上可知,在一般纳税人甲处购买原材料所获利润最大,所以应该选择甲公司作为原材料供应商。

第7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为 17%,消费税税率为8%,2004年3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

(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

(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

(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200000元,税款 34000元。

(4)上述购进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查属于非正常损失。

(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 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业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笔业务应计算的销项税额为( )。

A.136000元

B.136070.3元

C.136145.30元

D.136170元


正确答案:C
解析:销售货物同时负责运输属于混合销售行为,都视为销售货物,取得的货款和运输费一并作为货物销售额,按照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且运输费应视为含税销售额
            800×1000×17%+1000/(1+17%)×17%=136145.3(元)。

第8题: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甲企业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28000元,乙企业加工完成时计算应交的增值税、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和应收取的加工费(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10000元,甲企业收回委托加工材料。甲乙企业均是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消费税税率为5%。甲企业尚未支付税金和加工费。

乙企业应交的增值税为( )元。

A.1700

B.1452

C.4760

D.1785


正确答案:A
解析:应交的增值税=10000元×17%=1700元。

第9题:

根据案例,回答 96~100 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17%,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0年2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

(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

(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

(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0元,税款34000元。

(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查属于非正常损失。

(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第 96 题 第一笔业务应计算的销项税额为( )。

A.136000元

B.136070.30元

C.136145.30元

D.136170元


正确答案:C
要求掌握销项税额的计算。
销项税额=800×1000×17%+1000÷(1+17%)×17%=l36145.30(元)。

第10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9年8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61538.46元,税款34000元。(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检查属于非正常损失。(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 )。
A.26350元
B.30600元
C.31900元
D.34000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进项税额的计算。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34000×(1-10%)+10000×13%=31900(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