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间的著名墓志、刻石有哪些?它们的书体有何特征?

题目
问答题
东晋时间的著名墓志、刻石有哪些?它们的书体有何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列举北朝著名的碑刻、墓志和摩崖刻石,并分析其特征。


参考答案:

著名碑刻:《中岳嵩高灵庙碑》为北魏早期刻石的代表,此碑结构多变,或重心高举,笔画舒展,或字形压扁,横势相应成趣。因结字未定型而有生拙之趣。
《张猛龙碑》是北魏后期碑刻代表。刻字刚键爽利,斩钉截铁,碑文方圆兼施,结体内紧外疏,欹侧险峻,是北魏成熟楷书的典型。
造像题记:龙门造像记,是贵族拜佛的地方,倾向于贵族化一端。药王山造像题记,下层平民化一端。
北朝墓志:邙山北魏墓志,刚健中不乏秀润,精美中透出质朴。
摩崖刻石:《石门铭》,《郑文公碑》,北齐和北周的摩崖刻经。


第2题:

我国著名的汉字景观有很多,其中()是以收藏碑刻最早、最多而居中华之冠。

  • A、曲阜碑林
  • B、泰山刻石
  • C、西安碑林
  • D、华山刻石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东吴著名的篆书刻石有《()》、《()》,碑刻有《()》等。


参考答案:《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朗碑》

第4题:

邙山以外的著名墓志:北魏熙平二年刻石的《()》,康有为评为“虚和圆静之宗”,杨守敬赞誉它“行间茂密”。同年刻石的《()》,清人何焯称其“入目初似丑拙,然不衫不履,唐人终莫能及。”北魏普泰元年刻石的《()》,何绍基跋云:“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神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黑女》者。”


正确答案:《刁遵墓志》、《崔敬邕墓志》、《张玄墓志》

第5题:

东晋时期的著名墓志、刻石有哪些?它们的书体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比较著名的有《谢鲲墓志》,1964年出土于南京中华门外,此志全文为隶书,在体势上变扁为方,笔画中的波挑不明显,减弱了隶势而增加了楷态。
1965年南京燕子矶出土的《王兴之夫妇墓志》,隶不隶,楷不楷,可视为隶楷美术字,结体尚有拙趣。《张镇夫妇墓志》1979年出土于江苏吴县,其书体属于由隶向楷过渡的书体,笔画无起落粗细变化,刻写简单直露。1988年南京北郊出土的《王仙之墓志》、《王建之夫妇墓志》转折收笔处都有隶书的特征。
比较著名的刻石,有《爨宝子碑》楷隶相参,点画中的收笔如隶书的波挑,方折锋利的点画棱角,明显是刻手的发挥,此碑整齐中有错落,奇巧而显异态。

第6题:

东晋光的着名墓志、刻石有哪些?它们的书体有何特?


正确答案: 相比着名的有《谢鲲墓志》,此志全文为隶书,正在体势上变扁为方,笔画中的波挑不明确,削弱了“隶”势而添加了“楷”态。
《王兴之匹俦墓志》,隶不隶,楷不楷,可看为隶楷美术字,结体尚有拙趣。
《张镇匹俦墓志》,其书体属于由隶向楷过渡的书体,笔画无起落粗细改变,刻写简略直露。
《王仙之墓志》、《王建之匹俦墓志》转机收笔处都有隶书的特。
相比着名的刻石有《爨宝子碑》,楷隶相参,点画中的收笔如隶书的波挑,方折尖锐的点画棱角,明确是刻手的发挥,此碑划一中有错落,奇巧而显异态。

第7题:

著名的狂草墨迹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继承与发展?


正确答案: 狂草书体,最早称为“一笔书”,是汉末张芝创造的。但“一笔书”是什么模样呢?据文献记载:“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联,隔行不断,谓之一笔书。”张芝所写的“一笔书”墨迹,世上早已无存,就连《淳化阁帖》中标题为汉张芝的《知汝帖》等四帖草书,也被米芾鉴定为唐代张旭的作品。在东晋,王献之的草书学张芝,存世的草书墨迹有三行,名为《中秋帖》,后人却认为这是米芾的临本,即是临本,但对“一笔书”的风貌也能得到初步的了解。到了唐代,“四声始于沈约,狂草始于伯高(张旭)”。这就是说,狂草这个名称是从张旭时开始的,人们把张旭的草书称为狂草。它和“一笔书”比较,虽在体势连绵方面大约相似,但其内涵已有明显的不同,张旭的草书创作是“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带有很重的感情因素,其风格同李白浪漫豪放的诗歌一致。“狂草”一词,十分形象地把草书的形式和感情色彩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张旭存世的墨迹只有《古诗四帖》一件,草书四十行,它是由明代董其昌鉴定的,现在也得到人们进一步肯定。观其书迹,虽说渊源于王献之一笔书,但其时代特征和强烈的个性表现无遗。丰道生说:“行笔如从空掷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为。”董其昌也说:“有悬崖坠石,急雨旋风之势。”用笔如锥划沙,纯用中锋,抛弃了以前兼有侧锋的用笔。张旭之后不久,又出现了一个大草书家释怀素,存世狂草墨迹著名的有《自序帖》和《苦笋帖》。《自序帖》有一百二十六行,六百九十八字。《苦笋帖》仅两行,十四字。品其风貌与张旭接近,明显是受了张旭的影响,而且怀素也坦率地承认,在《自叙帖》中自豪地记载舟对他的评语:“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他那幅笔飞墨舞的《自序帖》就像一组感情奔放的抒情曲,着实动人心弦。
“以狂继颠”就是他的书法艺术表现特色,所以时人把他和张旭并称为“颠张醉素”。但他们在用笔方面也有较大的区别,黄庭坚曾指出张旭用笔“肥劲”,怀素用笔“瘦硬”。用笔瘦硬就是怀素在书法艺术上的创造和发展。
在宋代,能继承和发展狂草的书家只有黄庭坚,存世的狂草墨迹有数件,最有名的是《诸上座帖》和《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有九十八行,四百七十七字,现藏故宫博物院;《李白忆旧游诗卷》前阙八十字,存五十二行,三百四十余字,现流落日本,这两篇均为黄庭坚狂草的代表作,风格大体接近,沈周赞其书日:“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孙承泽亦曰:“字法奇宕,如龙搏虎跃,不可控御,宇宙之奇观也。”黄庭坚自述他草书的渊源,最早师法周越,用笔有抖擞的习气,后来观苏子美书乃得古人笔意,又见张旭、怀素、高闲的墨迹,方知用笔之妙,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在晚年入三峡,见长年荡浆而大悟笔法。与张旭、怀素的狂草进行比较,黄庭坚的草书表现出笔意古雅,韵度飘逸,感情较为含蓄。固所以南宋姜夔评曰:“近代山谷老人,自谓得长沙三昧,草书之法,至是又一变矣!”
在明代,善草书者不少,其中以祝允明善狂草最著名,祝允明存世草书墨迹较多,以所书《前后赤壁赋》可为代表,文嘉评其书曰:“枝山(祝允明)此书点画狼藉,使转精神,得张颠之雄壮,藏真之飞动,所谓屋漏痕、折钗股、担夫争道、长年荡浆等法咸备,盖晚年用意之书也。”祝允明传统功力深厚,仅草书方面,对前人的作品无不精心临写,集众所长,表现出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的个人风格。其弱点是用笔稍扁,略少含蓄。

第8题:

三国、西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刻石?为什么说它对后世书家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曹魏碑刻中最著名的有《上尊号碑》和《受禅表》。还有《黄初残碑》、《正始石经》。《正始石经》以古文、小篆、分书三体刻成,上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另外东吴刻石著名的有《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朗碑》。
唐宋元明文人书家多因为此两碑系是名家所书而作为师法对象,并标榜此为学汉碑,这是历史的误会。


第9题:

三国两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刻石?为什么说它对后世的书家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曹魏碑刻中最著名的有《上尊号碑》和《受禅表》。还有《黄初残碑》、《正始石经》上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以古文、小篆、分书三体刻成。另外还有《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朗碑》
唐宋元明文人书家多因为此两碑系名家所书而作为师法的对象。

第10题:

东晋较有代表性的墓志有:《()》、《()》、《()》、《()》等。


正确答案:《谢鲲墓志》、《王兴之夫妇墓志》、《张镇夫妇墓志》、《王建之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