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铠甲一般用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穿缀成圆筩状的甲身。
A.纸甲
B.裲裆铠
C.筩袖铠
D.明光铠
第2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裲裆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服饰制度中的(),一种是指武士穿的()。
第3题:
西方女装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确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服装史上有何意义?
第一阶段(1907年以前)服装依然流行上世纪末S型样式,服装的造型基本相同。整个设计的核心内涵,就在于紧贴身体,把女性的身体都束缚成为一个标准的式样。
第二阶段(1907—1914年)女装变化的特点是S型逐渐消退,紧身胸衣得到改良,其线条趋于直线,向平胸、松腰、束臀的现代化形态转变。
第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至战后)女士服装的式样模仿男子的制服,战争彻底改变可这一时期女性的整体形象,西方女装从此趋于功能化和轻便化,初步完成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变化的原因是时代的变化,人们所处环境的不同,变化的关键是对紧身胸衣的改造及处置;变化的基础是生活方式与着装观念改变;变化的契机是妇女地位的提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变化的弄潮儿则是引领时尚的设计师。
第4题:
()铠甲一般用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穿缀成圆筩状的甲身。
第5题:
裲裆在中国服装史上有何意义?
背心-马甲-坎肩,单\夹\棉等,可内可外,可制普通服装,可制军用服装,古代-现在都用。
第6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军戎服装包括()
A.筩袖铠
B.裲裆铠
C.纸甲
D.明光铠
第7题:
魏晋南北朝时的裲裆相当于清代的()。
A.马甲
B.比甲
C.巴图鲁坎肩
D.背心
第8题:
唐代的服饰在中国古代服装史上是最为灿烂的一章,请简述其原因
①首先是在隋代奠定了基础。隋王朝统治年代虽短,但丝织业有长足的进步。至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及全国,无论产量、质量均为前代人所不敢想象,从而为唐代服饰的新颖富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鼎盛时期,国家强大,政通人和,人民充满民族自信心,与各国各民族人民广泛交往,对各国文化采取广收博采的态度,使之与本国服装融会贯通,因而得以推出无数新奇美妙的冠服。③唐代的文化空前繁荣,诗词、书法、石窟艺术、工艺美术等都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推陈出新。加之道教、儒教、佛教三教合一,产生新的文化理念,这些都为唐代服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创作灵感。
第9题:
裲裆
第10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军戎服装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