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历史上的两次改革的历史意义和目的。

题目
问答题
俄国历史上的两次改革的历史意义和目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19世纪中后期,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请写出两次改革的名称。


参考答案: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第2题:

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是俄国18世纪的两次重大改革之一。


参考答案:对

第3题:

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进行的改革得到了大多数公民的支持。他改革的措施第一项是颁布《解负令》,在公民中解除债务奴隶制,第二项重大措施是按土地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的等级,取消了以前大的贵族、公民、手工业者三个等级之分。并且按照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第三项改革是设立新的政权机构。贵族会议大受限制。新机构中四百人会议最为重要,获得了原来会议的众多权力,成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使公民大会从原来的形同虚设逐渐恢复了城邦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另一新机构是陪审法庭,相当于雅典的最高法院。第四项是措施是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法规。
(2)历史意义:为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权准备了条件,把雅典印上了建立奴隶制名汉族政治和发挥在那了奴隶制工商业的道路,这也是符合当时希腊城邦发展的要求的,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四中遵循着这条道路,基础进行一些民族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居领导希腊城邦。


第4题:

俄国历史上的两次改革的历史意义和目的。


正确答案: ①1689年彼得一世的改革A目的:使俄国摆脱落后状态,成为一个近代强国。B意义:彼得一世的改革虽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1861年改革
A目的:为阻止自上而下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为解决农奴制危机。
B意义: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是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第5题:

简述土地改革的伟大历史意义。
(1)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2)贫苦农民从政治上、经济上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3)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4)广大翻身农民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积极支援解放战争。

第6题:

这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有什么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启蒙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7题:

俄国历史上的村社产生于俄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过程中。


参考答案:错

第8题:

材料: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材料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改革?


参考答案:

1861年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第9题:

列宁在评价俄国历史上的一次改革时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这次改革指的是()。

  • A、明治维新
  • B、戊戌变法
  • C、彼得一世改革
  • D、1861年改革

正确答案:D

第10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改革()

  • A、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 B、由资产阶级领导
  •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 D、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