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19世纪末,西方帝国主义者炮制了(),即中国威胁论。

题目
单选题
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19世纪末,西方帝国主义者炮制了(),即中国威胁论。
A

“种族优劣论”

B

“中国扩张论”

C

“中国睡狮论”

D

“黄祸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
解析:
一个重要原冈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3分)瓜分中国,变中国为白己的殖民地是外因列强的共同图谋,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矛盾、冲突,其至可能爆发战争。因此,它们保全清政府,以使其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属不挠的反侵路斗争。(3分)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期间,中国人民以不畏强暴,敢与敌人直战到底的气概,打击了侵略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2 分〉

第2题:

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19世纪末,西方帝国主义者炮制了(),即中国威胁论。

  • A、“种族优劣论”
  • B、“中国扩张论”
  • C、“中国睡狮论”
  • D、“黄祸论”

正确答案:D

第3题: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为了制造侵略中国有理的舆论,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1840年后,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在中国办报纸杂志,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较早的外文报刊有()、《万国公报》、()、《中国丛报》


正确答案:《字林西报》;《北华捷报》

第5题:

日本帝国主义者于1931年蓄谋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正确答案: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日本国内矛盾激化,连续发生经济危机。
1927年日本即发生了金融危机,1929年,日本又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经济危机,至1931年达到了顶点。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危机前减少了32.5%,出口减少了37.3%,进口减少了40.3%。
经济危机加深了政治危机。
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对内镇压劳动人民、对外加紧侵略要求的法西斯势力频繁发动政变,自1929年至1937年八次更迭内阁;工人罢工和农民抗缴租税的斗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为了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和实现夺取中国东北的计划,日本帝国主义者于1931年蓄谋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局部战争。

第6题: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是()

  • A、清政府不完全听命于列强
  • 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 C、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 D、一些有识之士的抗争

正确答案:B,C

第7题:

日本帝国主义者肆无忌惮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七•七”事变爆发的第二天,7月8日,中共中央即发布了()。


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第8题: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手段有()。

A.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

B.借助传播西学的名义为侵华制造舆论

C.散布西方的学术思想

D.宣扬种族优劣论


参考答案:A, B, D

第9题:

19世纪末,西方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这实际上是()

  • A、进行资本输出
  • B、把中国变为殖民地
  • C、进行全面经济侵略
  • D、阻碍中国进步

正确答案:B

第10题:

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