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其著作()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
A.《历代书画录》
B.《历代名画记》
C.《图画见闻志》
D.《益州名画录》
第2题:
简述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评画“四格”。
一:1逸格,大抵是出于自然,不拘形似,笔简意繁,有意外之趣,不可模仿的作品。2神格:大抵是指形神兼备,妙合自然,能达到化境独成一格的作品。3妙格:大抵是指笔精墨妙,技巧纯熟,合乎规矩法度的作品。4能格是指能表现对象形似的作品
二:黄休复用“四格”说评论唐乾至宋乾德年间在四川的58位画家的作品,把逸格转移在首位,历代多沿为评画标准。
第3题:
A、奇
B、神
C、妙
D、能
第4题: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第5题:
第6题:
简述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评画“四品”。
所谓“四品”:精品,妙品,神品,逸品。二:张彦远五等中之“精”实等于张怀孉(孉王字旁)三品中之“能”;其“谨而细者”,乃“精之为病”,实同于“能品”中之劣者;除“自然”而外,彦远实亦等于以神,妙,能分品。他以“自然”为“上品之上”,实同于北宋。黄休复列“逸格”于神,妙,能三格之上。彦远在黄休复前约百年,故画中首推逸品,不始于黄休复,而实始于张彦远。
第7题:
第8题:
A、逸格
B、神格
C、妙格
D、能格
第9题:
北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列首,表明中国文人画的最高标准。
第10题:
简述北宋刘道醇评画“六要”、“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