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国令

题目
名词解释题
锁国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评价“闭关锁国”政策。


正确答案: 评价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
②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④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

第2题:

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

  • A、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
  • B、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
  • C、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D、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正确答案:B

第3题:

简述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内容和目的。


正确答案: 1639年德川幕府颁布了“锁国令”,内容是:禁止对外贸易,赶走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唯有中国商人和荷兰商人例外,可以在指定地点(长崎)进行贸易;禁止本国人出境,已经在国外的不准回国。实行锁国的目的是:杜绝天主教在日本的传播以防止岛原起义的重演;防止商人和西南大名通过海外贸易而大发横财,造成与幕府对立的势力,从而维持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剥削体制。

第4题:

单选题
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
A

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

B

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

C

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

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简述“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


正确答案:“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第6题:

锁国政策


正确答案:日本德川幕府实行的闭关自守政策。实行该政策的直接原因是防止农民在西方天主教耶稣会的宗教掩护下进行武装起义,而其根本目的是力图切断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巩固其封建统治。德川幕府从1633年开始正式发布“锁国令”;至1639年,几年间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即宽永锁国令)。1633年法令规定:偷渡出海者处死;1635年下令禁止日本人航海;1638年又下令禁造大型船舶;1639年颁布最后一个锁国令,驱逐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除开放长崎同中国、荷兰进行极有限的贸易外,严禁同外国接触。此后200多年间幕府统治者一直推行锁国政策,企图杜绝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把日本社会禁锢在封建统治之下。直到1854年《日美神奈川条约》(又称《日美亲善条约》)签订,美国迫使日本“开国”,220多年的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第7题:

简述“闭关锁国”的影响。


正确答案:影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8题:

锁国令


正确答案: 日本江户幕府关于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法令。1633~1639年先后发布5次。16世纪中叶起,葡、西、荷等西欧列强先后来日本传教、贸易。为禁止天主教传播,防止商人豪富与幕府对立,巩固幕藩体制,幕府的对外政策从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时起,开始向锁国政策转变。1616年,规定欧洲船只只能在平户、长崎两港停泊交易。1624年,拒绝与西班牙通商。30年代后,加快锁国步伐,连续5次发布锁国令。至此,日本的锁国体制最后完成。日本维持锁国政策达200多年之久,一直到1853年在美国炮舰政策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

第9题:

某中学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闭关锁国”
  • B、“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
  • 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D、“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力量

正确答案:C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闭关锁国”的表现。

正确答案: 清代初年,厉行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