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简述马歇尔的货币理论和剑桥方程式。
(1)马歇尔指出,货币的主要职能有两类:第一种职能是当场买卖的交换媒介;第二种职能是充当价值标准或延期支付的标准,即用来表明一般购买力的数量。为长期债务的合同的履行,有必要确定一种官方的一般购买力单位,也就是由政府定期公布物价指数。并据此调节通货的数量,稳定物价指数。
马歇尔进一步研究货币价值的决定因素。货币或通货的价值,与其他商品一样,总体讲,由其供给和需求状况所决定。国民对货币的需求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原因。一般讲,由于人们常将储存货币所得的利益与购买物品所得的享受及投资于生产所得的收益加以比较权衡,因此不会储存过多的货币。
概言之,马歇尔认为,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全国人民要以货币保持的财产和收入的一部分实物(货币需求)与该国货币数量(货币供给)的比例。因此,人们要以货币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愈小,货币的价值就愈小,而物价则愈高。这种根据实物余额的价值来保持相应的通货数额,被称为“现金余额”。
(2)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将现金余额数量说公式化,得出方程式:
其中,R:一国总财产和收入的实物价值;K:人们手中愿保存的现金余额与实物价值;K:人们手中愿保存的现金余额与实物总量之比;M:货币数量;P:物价水平。可见,物价水平等于货币数量除以K比率计算的实物总量之商。在一定时期的R是固定的。因此,物价水平P取决于两个因素:M和K,P与M成正比,与K成反比。此方程式被称为剑桥方程式。剑桥学派的货币学说被称为现金余额数量学说。
第4题:
子母相权理论的提出者是()。
第5题: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第6题:
简述《管子》货币理论及其对货币的分类。
《管子》将货币看作是掌握国家经济的重要工具,国家控制货币与谷物二者以平衡万物,而谷物也是通过货币才到国家控制之中。所以要对货币进行严格控制,《国蓄篇》说要以货币“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要严格控制货币,首先要垄断货币铸造权。
《管子》将货币分为三等: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掌握黄金,通过有意识地变动黄金的购买力,以调节珠玉与刀布之购买力。珠玉很少发生货币作用,事实上作为货币在流通中发挥作用的是黄金与刀布。黄金是当时“国用”与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货币,刀币是民间通用的货币。将刀币的交换比率“钉住”在黄金上,如经常维持一比四千的比率,国家只调整黄金对主要商品的购买价格,则刀币的购买力亦随黄金而自动调整。《管子》的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回笼与投放以直接控制重要商品,并间接左右其他商品价格。
第7题:
第8题:
试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流动性偏好;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基于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货币需求函数为:Md/P=f(i,Y);在特殊的流动性陷阱和古典区域阶段,通过货币供应量调整利率的做法会失效。
第9题:
目前电子货币系统主要有哪些类型?
第10题: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