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改变了传统守旧风气的()

题目
单选题
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改变了传统守旧风气的()
A

重商轻本

B

重农轻商

C

重本抑农

D

重商轻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政府在清末“新政”时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并下令从1905年起正式废除()?


参考答案:科举考试

第2题:

清末新政中颁布了有关工商业章程和法令,1903年颁布具有近代中国公司法意义的()

A.《公司律》

B.《破产律》

C.《公司条例》

D.《商人通律》


参考答案:A

第3题:

住房信贷新政策的实施,可能产生的效应有( )。

A.打击投机性购房

B.鼓励投资性购房

C.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D.限制房地产业发展


正确答案:AC
解析:央行提高了住房贷款的利率水平,有利于“打击投机性购房”,但没有鼓励投资性购房的意思,更谈不上“限制房地产业发展”,但此举确有“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效果。

第4题:

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正确答案:设立学部

第5题:

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有( )。
Ⅰ大力培育和发展合格投资者
Ⅱ完善创业投资税收政策
Ⅲ研究鼓励长期投资的政策措施
Ⅳ鼓励境内有实力的创业投资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

A.Ⅰ、Ⅱ
B.Ⅰ、Ⅲ
C.Ⅰ、Ⅱ、Ⅲ
D.Ⅰ、Ⅱ、Ⅲ、Ⅳ

答案:D
解析:
Ⅰ、Ⅱ、Ⅲ、Ⅳ四项均属于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第6题:

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改变了传统守旧风气的()

A.重商轻本

B.重农轻商

C.重本抑农

D.重商轻农


参考答案:B

第7题:

简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措施。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9世纪末,美国抛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将中国视为可瓜分的稳定市场。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西逃,震撼了中国朝野。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改革图强,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颁布新学制。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8月15日奏呈颁布,通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刺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壬寅学制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
(2)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度一直是清末影响新式学堂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在制定学制的同时,就开始了如何处置科举考试的讨论。总的来看,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经历了改革科举内容、递减科举中额、到完全废止三个步骤。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下诏乡试、会试一律停考,各省岁科考试也随即停考,至此,共实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终告废除。
(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随着新学制的颁布实行,教育的行政体制也发生了变化。1905年,中央成立了学部,并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的最高长官叫尚书,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设提学使一员。随后,又在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为各府州县的教育行政机构。劝学所设总董一人,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管理学务。
(4)制定教育宗旨。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科举制度废除,学制已推行,中央学部已建立,为形式所需,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此外,这一时期,因新政的实施,留学教育再掀热潮,以日本和美国为主,虽非新政的内容,但它是新政直接导致的一种后果。

第8题:

住房信贷新政策的实施,可能产生的效应有( )。

A.打击投机性购房

B.鼓励投资性购房

C.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D.限制房地业发展


正确答案:AC
 

第9题:

清末新政的内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改革政府机构。内容包括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前;而将原有的地方和中央的冗官冗衙进行裁撤;再有整顿吏治,废除原有的陈规陋习。
(2)编练新军和兴办警察事务。停止了武科的科举考试,转而要求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开始裁汰旧的兵将乡勇,编练新式军队。警察的建设则是开创了中国近代以来警政事业的开端。
(3)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清政府颁布了新的学制,划定了初、中、高三段制的教育体制,并规定了具体的年限。要求各省改设学堂,省城设立大学堂。
(4)奖励实业,发展商务。参考西方国家的政策,制订了保护和发展本国工商业的法律条文,并设商部,总管商务、铁路、工矿、银行等事务。

第10题:

清末“新政”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实行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新政目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革命运动兴起;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阻止革命形势发展,清政府实行新政。
新政内容: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并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评价与影响: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措施。因此,它不可能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不过在当时民主革命高涨的条件下,其中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传播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发展工商业起了一定作用。而有些措施则激起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