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要分析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
(1)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建立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体系;
(4)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自控功能;
(5)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6)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
第2题:
第3题:
农业的发展阶段,按农业的经济形式可划分为( )农业。
A.原始、古代、近代、现代
B.氏族制、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C.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D.原始采集、原料型、加工型
第4题:
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立项背景指项目技术应用所涉及和影响其效果的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等各方面基本情况。
第5题:
第6题:
结合史实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农业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并分析由此而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1)特点:
①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各地农民开垦出大量荒地,耕地面积增加40%。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更高,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如甘薯等不断推广种植,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些专业性生产区域。
(2)影响:
①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使边疆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②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增长。
第7题:
第8题:
简要分析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在农业技术经济定量研究中的作用及局限性?
作用:
1、生产函数模型所描述的产品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序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过程的客观实际。
2、生产函数模型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技术状况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
3、应用生产函数模型不研究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可以使研究对象数量化、精确化,它能够为以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生产函数模型一般变量较少、比较简单则建立大型计量模型的辅助手段,规划模型、大型计理经济模型等经常需要生产函数模型提供参数,或相互印证
5、农业生产函数的研究发展,与现代田间试验设计技术、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
局限性:任何生产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
第9题:
简要分析都市农业。
第10题:
2000年1月5日至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