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史学采用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题目
问答题
当代史学采用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代20世纪西方新史学的特征(新史学的成果)?


参考答案:

一从史学工作者的队伍看,史学发展呈现出高度地专业化趋势。以美为例,二战前历史博士不到50人,到80年代有名的历史专家就有800多人,而历史学会开始只有零星几个,到90年代各种各样的历史学会有6千多个。
二从历史研究领域看,史学研究的领域更加广泛了。从18、19世纪研究政治制度、思想到20世纪研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范围不断扩大,国别史、地区史都出现,经济史成了20世纪研究最热门的领域。
三从史学研究的方法看,产生了巨大改革,从传统的转述型向分析型的转变,由问题史学代替了过去的叙述史学,20世纪的史学更强调分析,论述,寻找历史经验,历史原因,史学研究,坚持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其它学科如心理学、统计学、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学。
四从研究角度来看,史学研究从英雄史观向民粹史观的转变,注重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由精英层的人民向普遍人民的方向转变。


第2题:

简述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答案:
解析:
(1)社会发展和法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然性,比较落后的国家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必要移植先进国家的某些法律。 (2)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市场经济要求冲破一切地域的限制,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因而就要求借鉴和引进别国的法律,特别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法律原则和规范。 (3)法治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动力,而法律移植是法治现代化的一个过程和途径,因此法律移植是法治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法律移植是对外开放的应有内容。

第3题:

简述法的移植的必然性、必要性。


参考答案:

(1)社会发展和法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法的移植具有必然性。(2)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决定了法的移植的必要性。(3)法制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过程和途径,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动力,而法的移植是法制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4)法的移植是对外开放的应有内容。


第4题:

中国与西方传统的跨学科研究有何差异?


正确答案: 中西方的不同知识背景,决定了其“跨学科”比较的差异。中国学术的以人统学,将各种知识归并到一家一派之中,使研究者成为“通人”,文史哲兼通,成就“通人之学”。而文史哲,在中国古代本来就是不分的,因而也就不存在建立在“学科”之“分”基础上的现代意义的“跨学科研究”。或者说,中国古人本来就是在用一套话语来论文、论学、论术。而就不同艺术门类而言,中国古人也更多地关注的是它们的相“通”之处。
而在西方,因为他们很早就建立了“专门之学”,他们对不同学科间的“分别”也就更具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正像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不同类型的“诗”的区分。他认为,史诗、悲剧、酒神颂、双管箫乐、竖琴乐,其相同之处皆为“模仿”,但不同在于模仿的媒介不同、对象不同、方式不同。
人们通常认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往往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的知识则多是建立在“天人之分”的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个人与整体的分离,决定了自然与社会之“学科”的分化与细化。而中国式思维则决定了其“学”的混沌与综合,它也影响到其“跨学科研究”的不同传统。

第5题:

一旦完全否认了历史的客观性,那么历史学()。

  • A、研究会更侧重于整体性
  • B、研究会更侧重于局部性
  • C、才能完全确立其必要性
  • D、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D

第6题:

学习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当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B.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C.将历史人文地理内容与具体内容、自己专业相结合

D.充分利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


参考答案:A, B, C, D

第7题:

当代西方史学包容了众多的史学流派,在研究方法上有( )。①、比较史学②、计量史学③、心理史学④、口述史学⑤、历史人口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A
解析:

第8题:

简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正确答案:

第9题:

我国近当代致力于研究敦煌学的历史学家是()

  • A、郭沫若
  • B、金岳霖
  • C、陈寅恪
  • D、梁启超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当代的史学研究广泛运用文学透视的方法。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