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变记》是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题目
判断题
《戊戌政变记》是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维新思潮发展为变法维新运动的标志是()

A.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

B.1895年公车上书

C.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送《应诏统筹全局折》

D.1898年百日维新


参考答案:B

第2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值,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直上与请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2: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回答:
(1)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什么?
(2)简要概述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产生过程。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他主张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维护清王 朝统治。
(2)康有为自幼熟读古代典籍,深谙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但他拥有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致力于研究民族救亡的问题,在研究了大量西方书籍和到过上海、香港游历之后,他深深地意识到,只有通过变法才能图强,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维新思想体系。
康有为早期的变法维新思想所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附会儒家经学典籍,将西方政治学说中的部分内容与儒家经典相结合,来发挥作用,扩大影响。康有为的两部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属于这样的创作路数,希望能借此为维新思想正名,将维新思想在社会中广泛推广。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开始给光绪直帝上万言书,其中的内容包括,除了痛陈割让台湾、辽东的恶劣后果,还提出了进行变法改革的几点主张。随后康有为的上书直达皇帝,引起了光蜻皇帝的重视,他的维新思想取得了光蜻的支持。
随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高潮再一次的到来,以光蜻直帝为代表的帝党下决心进行维新变法,他们的理论根源和变法策略都来自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1898年初,康有为上陈《应诏统筹全局折》,请求光绪帝决定变法。在这篇奏折中,他引述当时波兰、埃及、土耳其、缅甸等国,由于守旧不变,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险境,认为世界各国的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中国所以面临危亡,就是由于保守旧法不知变革所致。《应诏统筹全局折》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集中体现,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第3题: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表的、并为变法提供思想理论根据的著作是()

A.《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B.《孔子改制考》 

C.《上清帝第六书》 

D.《上清帝第五书》


参考答案:B

第4题: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提到的三点举措不包括()。

  • A、变成法
  • B、通下情
  • C、练强兵
  • D、慎左右

正确答案:C

第5题: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是在()年。

  • A、1888
  • B、1890
  • C、1892
  • D、1895

正确答案:D

第6题:

康有为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是在( )。

A.上清帝第一书
B.公车上书
C.上清帝第三书
D.应诏统筹全局折

答案:B
解析:
“公车上书”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一、下诏鼓天下之气;二、迁都定天下之本;三、练兵强天下之势;四、变法成天下之治。康有为指出前三项是权益应敌之策,第四项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

第7题: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表的、并为变法提供思想理论根据的著作是()

  • A、《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 B、《孔子改制考》 
  • C、《上清帝第六书》 
  • D、《上清帝第五书》

正确答案:B

第8题:

康有为替戊戌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著作是()

A.《孔子改制考》

B.《仁学》

C.《上清帝第六书》

D.《劝学篇》


参考答案:A

第9题:

“汝可迅速出外国求救”出自()。

  • A、《凌霄一士随笔》
  • B、《戊戌政变记》
  • C、《奉诏求救文》
  • D、《万言书》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下列作品属于黄遵宪的是()。

  • A、《戊戌政变记》
  • B、《日本国治》
  • C、《原富》
  • D、《哀旅顺》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