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原则与方法。

题目
问答题
试述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原则与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独特要素是(;)

A 建筑

B 理水

C 动物、植物

D 匾额楹联


正确答案:D

第2题:

试述皇家园林全面引进江南造园技艺?


正确答案: 1、引进江南的造园手法。在保持北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大量运用江南常见的园林建筑形式,堆叠假山的手法,临水码头,石矶,驳岸处理手法。
2、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圆明园―坐石临流‖绍兴兰亭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避暑山庄狮子林,苏州狮子林。圆明园坦坦荡荡,杭州西湖玉泉观鱼。

第3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独特要素是( )。

A.建筑

B.理水

C.动物、植物

D.匾额楹联


正确答案:D

第4题:

试述明清私家园林的造园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


正确答案: 1、造园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来源于道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总体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景方式可归纳为立体交融式,即分区设景,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步移景异。组景讲究起景、入胜、造极、余韵的序列,注重层次、抑扬、因借、虚实的安排。
3、水景处理
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景之一,中国古典园林水景在高度提炼和概括自然水体的基础之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技巧。水体的聚散、开合、收放、曲直极有章法,以静水为主。
4、栽植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栽植以观形为主,取色、赏花、闻香、听音为辅。花木的选择与使用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孤植以观形、观叶、赏花为主;群植讲究搭配造景。
5、石景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用石讲究“瘦、透、皱、漏”,造景中喜作险怪之奇构,层峦叠嶂,沟壑盘迴。往往造成石景的繁琐堆砌、比例失调。
6、建筑
园林中的建筑多轻巧淡雅,朴素简约,随形就势,体量分散,通透开敞,尤讲究园景入室。

第5题:

试述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论著。


正确答案: 《园冶》是计成作于明崇祯四年,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部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的著作。由明末著名文人阮大铖、郑无勋作序,全书其分三卷,用四六骈体文写成。
《一家言》又名《闲情偶记》,作者李渔,字笠翁,钱塘人,共有九卷,其中八卷讲述词曲、戏剧、声容、器玩,第四卷“居室部”是建筑和造园的理论,分为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五节。

第6题:

试述意大利古典园林的造园风格?


正确答案: 在欧洲古典园林中,意大利园林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不管是其丰富多变的园林空间塑造,还是其独巨匠心的细部设计,都反映出耐人寻味的造园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其他欧洲国家的那些气势轩昂、规模庞大的皇家贵族园林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影响更为深远,在现在的欧洲园林设计中,依旧可以在许多地方找到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痕迹。
意大利的造园艺术就是它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造园艺术。巴洛克艺术号称师法自然,园林却更加人工化了,整座园林全都统一在单幅构图里,树木、水池、台阶、植坛和道路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很好的比例。因此说,意大利花园的美就在于它所有要素本身以及它们之间比例的协调,总构图的明晰和匀称。这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写意的风格有很大的差别。

第7题:

试述传统园林中世界造园三大系统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造园特点。


正确答案: 1.世界造园体系分为:东亚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2.东亚体系以中国和日本为主要代表。中国古典园林属于写意自然山水型园林。它同中国的书画等艺术一样,“师法自然而高于然”。因而无论是在选址上、布局上,以及建筑细部的处理上,都能够同周围环境相和谐,都能获得如身处大自然的艺术效果,同时又能体现出造园者的思想情趣。中国古典园林以水为中心,尤其规模很大的皇家园林,常在水中造岛,以象征海上三山。通过巧妙的平面布局和种种构园手法,使园林的一切因素非常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它避免了中国其他建筑程式化约束,充分体现出自由创造的艺术魅力。这也许是物极必反的结果。不过就总体而言,人工建筑物较多,有些园林略嫌拥挤,小园林尤其如此。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因而其园林风格同中国基本相似,但更讲究用石,尤其是用纯天然的巨石作为观赏重点,而用水较少,常利用“枯山水”的艺术手法。建筑物数量较少,林木也较稀疏,常点缀以石柱、石灯。从总体而言,更有朴野之趣。
3.西亚体系以埃及和波斯等国为主要代表。埃及与中西亚国家干旱少雨。其园林完全是为了制造一个人为的美好空间,故只能采取封闭空间形式,四周围以建筑物。其内种植花木,布局呈规则形状,并以五色石铺地,构成抽象规则的图案,防止地面风蚀。特别重视水的利用,最常见的是在中心部位修正方形或长方形水池。最高级者还利用地势修建为台阶状多级跌水。
4.欧洲体系以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为主要代表。西方其他建筑受程式化约束较少,相对于中国古典建筑而言,比较自由。也许正因如此,其园林建筑反而不像中国古典园林那样具有个人的创造性,大多呈现几何图形。在壮丽的主体建筑前方,有突出的轴线。轴线上设很大的水池。水池亦呈几何图形,并多有大理石雕像和喷泉,有的利用地势差修建为多级小跌水,称台地园。轴线两侧布置大面积的花圃、草坪,亦呈几何图形,甚至将树木、绿篱都修剪成规则的形状,称为绿篱雕刻。大型园林除了花园部分外,常附有由稀树和林间草地组成的林园景观。吸收了中西亚地区对水的利用方法,比较讲究水法,即用水造景。建筑物相对较少。因而整个环境非常幽静、闲适。但一般不太注意同周围环境的关系,“好象他们没有发现周围的环境”。西方园林的这些特点同其气候湿润、草坪树木易于生长有关,更因为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有在花园进行交际活动、举行宴会和舞会的传统。只有这种园林才适应他们的需要。

第8题:

试述离婚时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与方法?


参考答案:

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如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共同财产分割问题,为使得共同财产能够合情合理的分配,我国所确定的分割原则是: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女方、子女权益,照顾无过错方,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情合理地解决分割问题。分割的方法:离婚时,双方对共同财产的分割方法处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本着前述原则,运用实物分割、价金分割、价格补偿等方法分割。


第9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独特要素是()

  • A、建筑
  • B、理水
  • C、动物、植物
  • D、匾额楹联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试述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原则与方法。


正确答案: 基本原则与手法:
一.在园林布局上。
1.主题多样:全园分为大小不同的若干景区(或院落),每区各有主题,或为上水,或为奇石(石峰,石笋),或为名花,或为古木,或为修竹,形成多样主题景观。
2.隔而不塞:各景区之间虽分隔而不闭塞,彼此空间流通,似分似合,隐约互见,形成丰富的层次和幽深的境界,这是小空间理景的重要法则。
3.欲扬先抑:在进入园林中和主要景区之前,先用狭小,晦暗,简洁的引导空间把人们的尺度感,明暗感,颜色的鲜明度压下来,运用以小衬大的手法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4.曲折萦回:观赏路线不作捷径直趋,而是从曲折中求得境之深,意之远。采用沿周边布置主游线的办法,以发挥小园空间的最大观赏效果。
5.尺度得当:建筑体量化整为零,造型空透,轻盈,亭榭小巧,厅堂空灵,花木以单株欣赏为主,讲求杆,枝,叶,花,果都有可观。石峰置于庭院,盆景置于室内,都显示了对景物的环境烘托和空间尺度关系的成熟处理。
6.余意不尽: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象与感受:或把水面延伸于亭阁之下,或由桥下引出一弯水头,以诱发源头深远,水面开阔的错觉;或使假山的形状堆成山的一隅,止于界墙,犹如截取了大山的一角,隐其主峰于外墙;或将进深甚潜的屋宇作为宏构巨制的局部。
7.远借邻借:借园外景物补足园内不足,这是十分讨巧的扩大空间与领域的手法,如水池不种荷花,留出水面反映白云,彩霞,明月,这是府借;芭蕉,残荷听雨声,则是应对而借;把远山,远塔引入视线,是为远借;作高视点俯瞰邻园景色,是为邻借。
二.水面处理:
园无水则不活。水面可形成园中的“空”与“虚”,和其他实景(山石,房屋,花木)形成对比,其作用犹如国画的留白;水面把园中的观赏距离推开,使景物尽展风姿;水面把天空,云霞,山林,亭阁一一倒映出来,让景物发挥双倍作用;水绕山下,山就显得更加俊俏。水面还有改善小气候,为消防,浇灌提供保障。
水面处理有聚分之别,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水面分隔采用桥,廊道,岛为宜,尤其是桥和廊道最妙,能使水面既隔而又关联,相互交融渗透,层次丰富。这些都是小园设计中扩大空间感的巧妙手法。
小池适合浅岸,池岸可曲可直,一般在建筑物下或平台前用直岸,而山下路旁,则以曲岸为妙。
三.叠山置石:
从现存的成功的假山作品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要点:
1.可看、可游、可居。假山的主要观赏点一般设在园中厅堂或书房,采用隔水而看或隔庭而看的方式,假山的高度和体量都和观赏距离有关(石峰也加此)。
2.塑造丘壑。假山本身不仅是体块的拼合,也不仅是游线的串联,而是空间与体量的有机组合,要用有限的地基和石料,塑造出一个峰峦叠起,洞壑开合,虚实想抱、意境丰富的整体。这需要有山水空间的构想与组合能力,也需要对假山结构的成熟思考。
3.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堆假山的石料受开采与运输的限制,单块石料不可能很大,所以要参考真山的地质构造,用小料拼成较大的体块,形成石壁,峰峦,洞穴等景象。
4.用石得当。石料有好有丑,好石料表面有纹理,有起伏,外形美观。
四.建筑营构
建筑物在园林中既是居止处,观景点,又是景观的重要成分。但是,中国传统园林以山水为景观主体,建筑在其中只起到配角作用。建筑物的位置、尺度、形象、色彩都要考虑与山水的关系及配合效果,绝不能自我表现,这就是园林建筑的特殊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