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汇通派的不同主张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中西医汇通派的不同主张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反对废止中医的,多主张中西医汇通,但在实现汇通的方法上,存在三种不同的主张:其一、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汇通,代表人物有唐容川、张锡纯、吴汉仙、杨则民和王问樵等。其二、通过中医的科学化实现中西医汇通,如丁福宝、陆渊雷和谭次仲等。其三、主张中西医各有所长,应相互参照,如恽铁樵、朱沛文、吴瑞甫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宋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其理论主张如何?


正确答案: 这一诗派的发端人物为程恩泽,代表诗人有何绍基、郑珍、莫友芝、江湜、金和也曾被认为是宋诗运动的健将。
宋诗派的理论主张是:
(1)标榜宋诗,以苏(轼)黄(庭坚)为宗,反对宗唐,反对复古。他们总结了清初以来各家诗派兴衰演变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改变诗风的理论和要求;
(2)强调“诗为心声”,要立诚不欺,反对摹拟复古;
(3)在清代翁方纲主学之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养功力说。提出诗文创作与为人品行相联系的主张,强调学古创新,反对食古不化;
(4)他们的诗学观仍建立在儒学“温柔敦厚”诗教基础上,在强调“立诚”、“真我”、“不俗”的同时,又强调诗歌必须恪守政教法规,这派诗人在创作大多对社会现实采取回避的态度,诗作内容比较狭窄,形式上存在刻意模仿宋诗,生涩奥衍等通病。

第2题:

公安派指哪些?有何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1)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后,文坛即为前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未能矫正其流弊。其后李贽、徐渭等有识之士相继对复古派提出批评,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而给复古拟古派最有力打击的则是公安派。宗道、宏道、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影响。
(2)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
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并给民歌和通俗小说以高度评价,甚至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积极作用。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所作游记、尺牍、小品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诗文所作多为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创作题材不够宽广,因而他们的创作实践未能达到其文学主张的理论高度。

第3题:

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影响。 (2) 提出普及、免费教育的主张,要求国家开办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使所有儿童都有机会受到教育,学习基督教教义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这种教育的目的具有双重性,首先是为了促进宗教信仰,其次是为了世俗利益。加尔文和路德都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与路德不同的是,加尔文还亲自领导了日内瓦城普及免费教育的实践, 基于此,美国学者班克罗夫特认为加尔文是普及教育之父,是免费学校的创始人。 (3) 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这种看法使加尔文在中等教育方面注意将宗教科目与人文科目的学习结合起来。加尔文还重视法语教学,而且在古典语言教学中注意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4)在高等教育方面,加尔文1558年创办日内瓦学院(日内瓦大学的前身),以培养传教士、神学家和教师为目的,日内瓦学院成为荷兰的莱顿大学、英格兰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以及法国一些著名大学的办学样板。

第4题:

首先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医家是()

  • A、唐宗海
  • B、张锡纯
  • C、丁泽周
  • D、王清任
  • E、吴师机

正确答案:A

第5题:

近代中西医汇通代表医家有()、()、()、()。


正确答案:朱沛文;郓铁樵;张锡纯;唐宗海

第6题:

“昆山派”、“吴江派”、“临江派”的创始人是谁?这三派各有哪些作家?他们的创作主张、创作实践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昆山派”的创始人是梁辰鱼。作家有郑若庸、张凤庸、梅鼎祚、许自昌、屠隆。“吴江派”的创始人是沈璟。吴江派作家人数至多,较有名的有顾大典、王骥德(但他又是汤显祖的拥护者)、史槃、吕天成、卜世臣、叶宪祖、汪廷讷、冯梦龙、沈自征、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临江派”的创始人是汤显祖。作家是孟称舜、吴炳、阮大钺等,此外如高濂、周朝俊、孙仁孺也很接近这一派。
昆山派的特点是雍容华美,典雅雕饰,这种创作主张由才情很高的梁辰鱼运用到《浣纱记》的创作实践中,塑造出真实、生动,内心世界很丰富的女主角西施的形象。运用典丽的词曲来写戏,甚至茶店老妪也用四六骈体道白就不相宜了。如许自昌的《水浒传》传奇就有这方面创作实践的明显失误。昆剧后来离人民越来越远,语言的过分典雅是个直接原因。吴江派主张作曲必须严守格律,而文辞次之,并对格律的四声阴阳,用韵、句法上提出了具体的严格的要求;提倡通俗本色的语言。讲究格律的有卜世臣的《冬青记》、范文若的《花筵传》等剧、二剧内容平庸。体现语言本色特点,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有冯梦龙的《双雄记》和《万事足》等,有冯梦龙改定并有所创造的《精忠旗》既是本色的典范,语言通俗又有文采,内容也很可取。临川派主张作品要讲究“意、趣、神、色”。要言真情,有神韵;语言要少用典,用典也要符合剧中人身份,有活泼的意趣;不要被格律束缚了思想的表达。由于思想内容,文采情趣较之作为形式的格律更为重要,临川派也并非不讲格律,因而临川派在创作实践上成就最大,汤显祖的《牡丹亭》在写意、谐趣、传神、绘色上都达到很高的境界,成为戏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孟称舜的《娇红记》,吴炳的《绿牡丹》等也都是成功的,有特色的作品。总之,三个戏曲流派在创作主张和创作实践上各有特色,总起来说,昆山派是雍容华丽,典雅雕饰;吴江派是严守格律,语言通俗;临川派是新颖灵巧,顾盼生姿。

第7题:

中西医汇通派的不同主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反对废止中医的,多主张中西医汇通,但在实现汇通的方法上,存在三种不同的主张:其一、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汇通,代表人物有唐容川、张锡纯、吴汉仙、杨则民和王问樵等。其二、通过中医的科学化实现中西医汇通,如丁福宝、陆渊雷和谭次仲等。其三、主张中西医各有所长,应相互参照,如恽铁樵、朱沛文、吴瑞甫等。

第8题:

试论公安派和竟陵派文学主张的不同。


正确答案: 1、公安派虽然并不反对文学复古,要还是着眼于作家的创造,以为“古何必高,今何必卑”(袁宏道《与丘长孺》)。竟陵派则着重向古人学习,锺、谭二人曾合编《诗归》,他们提倡在学古中“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诗归序》,达到一种所谓“灵”而“厚”的创作境界。
2、公安派在“信心而出,信口而谈”的口号下,不免有浅俗率直的弊病,对此竟陵派提出以“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予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的创作要求,反对“极肤、极狭、极熟,便于口手”的行为,总体上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同公安派浅率轻直的风格相对立。
3、竟陵派提倡学古人精神,以开导今人心窍,积储文学底蕴,与单纯蹈袭古风的做法不同,对纠正明中期复古派流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也敏锐地看到了公安末流俚俗肤浅的创作弊病,企图另辟蹊径,绝出流俗,也具有一定的胆识。

第9题:

叙述中西医汇通派的不同主张。


正确答案: 反对废止中医者,多主张中西医汇通,但在实现汇通的方法上,存在三种不同的主张:(1)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汇通,代表人物有唐容川、张锡纯、吴汉仙、杨则民和王问樵等;(2)通过中医的科学化实现中西医汇通,如丁福宝、陆渊雷和谭次仲等;(3)主张中西医各有所长,应相互参照,如恽铁樵、朱沛文、吴瑞甫等。

第10题:

张锡纯是如何进行中西医汇通的。


正确答案: 1.认为中西医之理已包括在中医理论之内,沟通中西医并非难事。它从医理、临床各科病症以及治疗用要等方面,引证中西医理互相印证,指出中医理论并不落后。
2.主张中西医并用。在临床上经常以西药加中药复方治病:极力推崇阿司匹林的降热作用;在治疗肺结核上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兼用玄参、沙参以滋肺阴。对后世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