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

题目
问答题
试述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是( )。

A.在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进行的
B.自上而下进行的
C.保留了专制政体
D.分配给农民土地

答案:B
解析:
两者的相同点是:①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都深受工业文明潮流的影响。②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③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二者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2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


正确答案: 19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关系发展,农奴制逐渐瓦解。农民起义不断,革命民主主义者宣传革命思想,鼓动人民推翻农奴制度。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改革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形势,宣布自上而下进行改革。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签署《农民改革法令》和《改革宣言》。该《法令》由17个文件组成,包括《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关于赎买法令》、《地方法令》等。其中《总法令》最重要,共207条,规定了废除农奴制的基本条件。改革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民结婚和干涉其家庭生活。农民可以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商业、手工业,拥有动产和不动产;农民可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依法交60卢布赎金,6个月后即可获得宅旁园地所有权。农民取得份地,须经地主同意,缴付赎金。在赎取份地前,农民仍要向地主服“暂时义务”;以村社为单位实行连环保制度,未经允许农民不得随便到外地谋生。列宁指出,农奴制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数千万农奴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但这场改革极不彻底。大片土地仍在贵族地主手中。农奴制残余在俄国大量保留下来了。

第3题: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列选项中与这次改革无关的是()

A.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农奴制残余仍大量存在


参考答案:B

第4题:

俄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在沙皇专制度和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下艰难而缓慢形成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正确答案: 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俄国资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西方资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西方资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日益强烈,推动了俄国在政治方面的改革。
为使专制制度适应资义发展的需要,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这是废除农奴制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从而为俄国资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6题:

沙皇俄国是一个()国家

  • A、农奴制
  • B、资本主义
  • C、共产主义
  • D、帝国主义

正确答案:A

第7题:

导制俄国农奴制解体的战争是()

  • A、俄土战争
  • B、俄法战争
  • C、克里木战争
  • D、中俄战争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图是俄罗斯于2011年发行的一枚纪念俄国农奴制改革150周年的纪念币。纪念币图案左上部是一个正在耕作的农民,右下部是一支鹅毛笔和亚历山大二世的签名。请说出农奴制改革使俄国()。


参考答案:B

第9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改革()

  • A、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 B、由资产阶级领导
  •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 D、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试述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性质。


正确答案:战争加深了农奴制危机,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社会各阶层都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扩张。平民知识分子的代表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洛留波夫和涅克拉索夫。农民的暴动不断增加,不少地区的地主政权已陷于瘫痪。亚历山大二世也不得不承认农奴制迟早要废除,并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1年2月19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并发布关于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
①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农奴与地主签订赎地契约后,即获得自由,地主不得再将农奴用来买卖、转让和送人。
②关于房屋宅旁园地和份地。农民在获得解放同时可取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园地要交60卢布,房屋也交一定赎金,但土地中最好的部分往往被地主割去。
③关于改革以后农民的组织。为了控制农民,把农民组织在原有村社中,实行连保制(连环保),未经充许不得到外地谋生。
④司法改革,法庭实行公开审讯以及陪审制度,政治案件除外。军事改革,以普遍义务兵役制(征兵制)代替募兵制,服役期由25年缩短到6—7年。
⑤其它方面的改革: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在各地设立州和县地方自治局和代议机关—杜马。
性质:在革命客观形势下,统治阶级采取措施,自上而下改革,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的烙印,地主所有制和沙皇专制仍然存在,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也可以说是改良,改良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辅助手段,是革命斗争的附产物,是统治者的让步,而被革命者加以利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