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存货进价为5万元,销售价格为5.5万元,后其存货价格下跌为4.5万元,其销售价格调整为5万元,其价格下跌前和下跌后分

题目
单选题
客户存货进价为5万元,销售价格为5.5万元,后其存货价格下跌为4.5万元,其销售价格调整为5万元,其价格下跌前和下跌后分别计入存货的价值为()。
A

5万,4.5万;

B

5万,5万;

C

5.5万,4.5万;

D

5.5万,5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对存货按照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8年年末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资料如下:

(1)库存商品甲,账面余额为300万元,已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40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

(2)库存商品乙,账面余额为5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库存商品乙中,有40%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款为230万元;另60%未签订合同,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销售价格为290万元。库存商品乙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共25万元。

(3)因产品结构调整,库存材料丙不再用于产品生产,甲公司准备将其对外销售。丙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20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1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5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

(4)库存材料丁20吨,每吨实际成本1 600元。全部20吨丁材料用于生产A产品10件,A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2 000元,每件售价为5 000元,现有8件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每件为4 500元,假定销售税费均为销售价格的10%。丁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计算上述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
(1)库存商品甲
可变现净值=400-10=390(万元),库存商品甲的成本为300万元,小于可变现净值,所以应将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2)库存商品乙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40%=220(万元)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万元)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60%=275(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万元)
因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5万元,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
  贷:存货跌价准备 25
(3)库存材料丙可变现净值=110-5=105(万元)
材料成本为120万元,需计提15万元的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
(4)库存材料丁,因为是为生产而持有的,所以应先计算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减值
有合同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4 500×(1—10%)×8=32 400(元)
无合同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5 000×(1—10%)×2=9 000(元)
有合同的A产品成本=1 600×20/10×8+2 000×8=41 600(元)
元合同的A产品成本=1 600×20/10×2+2 000×2=10 400(元)由于有合同和无合同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都低于成本,说明有合同和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期末均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4 500 ×(1—10%)× 8—2 000×8=16 400(元)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成本=20×1 600 ×(8/10)=25 600(元)
有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25 600—16 400=9 200(元)
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 000 ×(1—10%)×2—2 000×2=5 000(元)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20 ×1 600 ×(2/10)=6 400(元)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6 400—5 000=1 400(元)
故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共计10 6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6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 600

第2题:

(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B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跌,2009年12月31日,库存产品B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900万元;A产品受国内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销售价格稳步上升,2009年12月31日,库存产品A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1500万元。审计人员应该做出的初步判断为( )。

A.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万元
C.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0万元
D.应调增A产品账面价值300万元

答案:C
解析: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00万元-900万元=600万元。

第3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12月31日,该企业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企业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6年11月30日,该企业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12月31日,该企业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60

B.77

C.87

D.97


正确答案:C
解析:甲商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240-(200-12)=52(万元);乙商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320-(300-15)=35万元;因此,该企业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52+35=87万元。

第4题:

2017年12月1日,子公司将其成本为80万元的一批产品销售给母公司,销售价格为100万元。母公司购入的该产品尚未对外销售,全部形成期末存货,并为该项存货计提5万元跌价准备。2018年上述存货在本期向外销售了40%,另外60%依然为存货。2018年12月31日,由于该产品已经陈旧,可变现净值下跌为4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母公司编制2018年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处理正确的有( )。

A.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科目15万元
B.贷记“营业成本”科目6万元
C.贷记“存货”科目10万元
D.借记“存货跌价准备”14万元
E.贷记“资产减值损失”9万元

答案:A,B,E
解析:
2017年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100
贷:营业成本80
存货20
个别报表:存货成本为100万元,减值额为5万元,因而可变现净值=100-5=95(万元);
集团角度:存货成本为80万元,小于可变现净值,无减值。因此要将个别报表中计提的减值抵销: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
贷:资产减值损失5
2018年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
贷:营业成本2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
针对剩余存货的成本:
借:营业成本12
贷:存货[(100-80)×60%]12
个别报表:当期对外销售存货已经计提减值额=5×40%=2(万元),对外销售时结转了存货跌价准备2;
集团角度:当期对外销售的存货没有减值,不应做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因此要将其抵销:
借:营业成本2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2
个别报表:存货成本=100×60%=60(万元)【已计提减值额=5-2=3(万元)】,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因此本期减值额=(60-3)-40=17(万元);
集团角度:存货成本=80×60%=48(万元),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上期未减值,因此本期减值额=48-40=8(万元)。因此个别报表中多计提减值额=17-8=9(万元),应将其抵销: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9
贷:资产减值损失9
因而:未分配利润——年初借记额=20-5=15(万元),选项A正确;营业成本贷记额=20-12-2=6(万元),选项B正确;存货贷记额=12+2-5-9=0,选项C错误;存货跌价准备不是报表项目,不在抵销分录中体现,选项D错误;资产减值损失贷记额为9万元,选项E正确。

第5题:

某投资项目按其产品销售价格15万元/台计算,其财务净现值为270万元。当产品的销售价格下调至12万元/台时,财务净现值变为160万元,则财务净现值对销售价格变化的敏感度系数为( )。

A.0.027
B.0.491
C.2.037
D.36.667

答案:C
解析:
[(270-160)/270]/[(15-12)/15]=2.037

第6题:

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 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 万元,市场价格为190 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 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至2004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A.60

B.77

C.87

D.97


正确答案:C
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 (200-12-200)+300-15-285 )=-87(万元)。 

第7题:

甲公司生产A产品和B产品,A产品和B产品为联产品。2019年5月份发生加工费80万元,A产品和B产品在分离点上的销售价格总额为100万元,其中,A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40万元,B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60万元。采用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分配联合成本,A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为( )万元。

A.40
B.32
C.60
D.48

答案:B
解析:
A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80×40/(40+60)=32(万元);B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80×60/(40+60)=48(万元)。

第8题:

某公司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8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60

B.77

C.87

D.97


正确答案:C
解析:甲商品的成本是24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200-12=188(万元),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40-188=52(万元);乙商品的成本是32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300-15=285(万元),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20-285=35(万元)。所以2008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52+35=87(万元)。

第9题:

(2019年)长江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2018年12月31日,库存甲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9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85万元。该批甲材料可用于生产2台乙产品,每台市场销售价格为75万元,单位成本为7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每台为2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甲材料之前未计提过减值准备,长江公司2018年年末甲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万元。
 

A.5
B.10
C.0
D.6

答案:C
解析:
乙产品公允价值-销售费用=75-2=73(万元),大于产品成本70万元,乙产品未发生减值,因此,甲材料未发生减值,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第10题:

长江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2018年12月31日,库存甲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9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85万元。甲材料可用于生产2台乙产品,每台市场销售价格为75万元,单位成本为7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每台为2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甲材料之前未计提过减值准备,则长江公司2018年年末甲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万元。

A.5

B.10

C.6

D.0

答案:D
解析:
甲材料是专为生产乙产品而持有的,要先对乙产品进行减值测试,乙产品的成本=70X2=140(万元),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 (75-2) X2=146(万元),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没有发生减值,甲材料也不计提减值,则长江公司2018年年末甲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