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按其作用特点和机制包括(  )。

题目
单选题
镇痛药按其作用特点和机制包括(  )。
A

吗啡和阿司匹林两大类

B

强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两大类

C

不解热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两大类

D

弱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两大类

E

吗啡和保泰松两大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介血管扩张药按作用机制和作用部位的分类。


正确答案: 1.按作用机制分类:
(1)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药物如硝酸酯类、硝普钠;
(2)交感神经系统阻滞剂如酚妥拉明;
(3)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如卡托普利;
(4)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吡啶。
2.按作用部位分类:
(1)作用于容量血管药如硝酸酯类;
(2)作用于阻力血管药酚妥拉明;
(3)平衡作用于容量血管和阻力血管药如硝普钠、卡托普利。

第2题:

乳中的酶按其作用特点可分为水解酶类和()。


正确答案:氧化还原酶

第3题:

镇痛药按其作用特点和机制可分为

A、强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两大类

B、弱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两大类

C、不解热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两大类

D、吗啡和保泰松两大类

E、吗啡和阿司匹林两大类


参考答案:A

第4题:

试述青霉素G的作用机制,并解释其作用特点和过敏防治?


正确答案: 作用机制:1、抑制转肽酶,干扰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2、激发细菌细胞壁自溶酶,导致菌体细胞裂解而死亡。作用特点:1、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2、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对格兰阴性菌作用弱。3、对人和动物毒性小,对真菌无效。过敏防治:1、详细询问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凡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真菌病及其它药物过敏者禁用或慎用。2、皮肤过敏试验:凡初次注射或停用3天后再用者,或用药过程中青霉素批号更换时间均应重新做皮试,反应阳性者,应禁用。3、注射青霉素后应观察30分钟。4、在青霉素注射或皮试时,应做好急救准备,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0㎎,并每隔15-30分钟反复用药,直至病情缓解呢,必要时可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吸氧、人工呼吸,同时输液,给予升压药、糖皮质激素等。5、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局部用药。6、避免空腹给药。7、避免注射过快。8、青霉素应现配现用。

第5题:

阿托品和去氧肾上腺素都可扩瞳,其作用机制和特点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1)阿托品:能阻断眼虹膜括约肌的M受体,导致虹膜括约肌松弛而扩瞳;它亦阻滞睫状肌的M受体,导致睫状肌松弛而引起调节麻痹。阿托品的扩瞳作用持久,且升高眼内压。
(2)去氧肾上腺素:其扩瞳作用是激动眼辐射肌(瞳孔开大肌)的α受体,使辐射肌收缩而扩瞳。去氧肾上腺素的扩瞳作用特点是作用时间短,不升高眼内压,不引起调节麻痹,称为快速短效扩瞳药。

第6题:

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内容包括()、()和()疾病。临床症状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和()。


正确答案: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骨骼肌。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休克症状

第7题:

解热镇痛药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机制都与抑制PG合成有关。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包括( )。

A.中枢性镇痛作用

B.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C.激活了脑内“抗痛系统”

D.阻断痛觉传导

E.激动阿片受体


正确答案:ACDE
ACDE    [知识点] 镇痛药的作用机制

第9题:

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的作用特点不包括( )

  • A、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
  • B、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 C、有较强的抗风湿作用
  • D、对胃肠绞痛有效
  • E、久用无成瘾性和耐受性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 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药理作用:抑制膜磷脂代谢的各个环节而发挥抗炎作用;临床用途:抗炎、镇痛、解热;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肾损害、肝损害、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血液系统反应.